沪教委 2001 号
我委经研究,制订了《200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按照执行。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与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上海市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纲要》以及《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大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推进上海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完善分级管理,依法推进学校自主办学,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基础教育重大政策以及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普教系统行风建设,巩固行风建设成果;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二期课改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实施“十五”计划开好局,为进入新世纪发展起好步,保持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1、基本完成“达标工程”。修改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标准,推动区、县政府及教育部门认真实施中小学校舍达标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达标工程”建设任务;完成特殊学校和工读学校“达标工程”。同时,推进幼儿园的达标建设。区县“达标工程”建设要抓住当地市政建设和乡镇撤并等有利时机,加大调整和推进力度。要实行区县、乡镇政府分级目标责任制,落实工程计划进度,通过检查、督导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年度目标。 2、重视达标学校装备的使用效益。制订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实验室、功能室等建设规划和学科教学仪器设备及校具设备配备标准。在区县政府的领导下,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校舍改造后已达标学校特别是农村达标学校的装备配置,并加强检查指导和效益评估。 3、注重达标学校的软件建设。在校舍、场地、设备等基本达标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软件建设,大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要充分认识到这是达标工程的最终落脚点,在达标工程中要向农村地区、困难地区倾斜,实行分类指导。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上海高等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认真实施《高等教育法》,努力提高依法自主办学的水平,抓好高校发展和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以及重大建设计划;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政策”,调整若干教育政策,深化高教体制、机制、投资“三位一体”改革;抓好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和松江大学园区等重大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继续深化教学、科研、招生与就业改革,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科研、创业的原创和超前能力;加快推进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形成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柔性”流动、良性竞争的机制;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继续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实现“十五”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开局。
1、在制定上海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计划、“十五”重大建设计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上海高校发展和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并着手第一年的贯彻、落实工作。 在高校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各自的定位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校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工作,初步编制出高校建设总体规划和“十五”建设计划。 2、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 积极研究大学园区内学校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部委高校 “共建、共管”,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划转高校的统筹协调工作, 继续开展东北片和西南片高校的联合办学,拓展合作办学领域。 3、开展重点建设高校和“共建”高校共建项目的调研和指导。落实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的监管和评审机制。协调推进高校“211工程”的建设和验收。 为做好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工作,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25〕6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2026年参加本市春季考试招生的普通高校为26所(具体名单见附1),招生层次均为本科。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详见各校招生章程。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25〕47号)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25〕22号)规定,已在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网上报名期间勾选参加“春季考试”并完成资格审核、信息确认和网上付费的考生,方可参加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 统一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成绩总分为4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科目总分150分。 外语科目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笔试分值为115分,听说测试分值为35分,总分150分。外语科目的考试语种分设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种,由报考学生任选1种。
People Also Search
- 沪教委〔2001〕号 - 上海教育
- DOCX 沪教委〔2001〕号 签发人: - 上海市政府
- DOC 沪教委〔2001〕号 签发人: - 1-18
- DOC 沪教委〔2001〕号 签发人: - 上海青浦
- PDF 上海市《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
- DOC 沪教委〔2001〕号 签发人: - 上海市政府
-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我委经研究,制订了《200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按照执行。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与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上海市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纲要》以及《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大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推进上海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完善分级管理,依法推进学校自主办学,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基础教育重大政策以及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普教系统行风建设,巩固行风建设成果;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二期课改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实施“十五”计划开好局,为进入新世纪发展起好步,保持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1、基本完成“达标工程”。修改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标准,推动区、县政府及教育部门认真实施中小学校舍达标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达标工程”建设任务;完成特殊学校和工读学校“达标工程”。同时,推进幼儿园的达标建设。区县“达标工程”建设要抓住当地市政建设和乡镇撤并等有利时机,加大调整和推进力度。要实行区县、乡镇政府分级目标责任制,落实工程计划进度,通过检查、督导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年度目标。 2、重视达标学校装备的使用效益。制订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实验室、功能室等建设规划和学科教学仪器设备及校具设备配备标准。在区县政府的领导下,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重视校舍改造后已达标学校特别是农村达标学校的装备配置,并加强检查指导和效益评估。 3、注重达标学校的软件建设。在校舍、场地、设备等基本达标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软件建设,大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要充分认识到这是达标工程的最终落脚点,在达标工程中要向农村地区、困难地区倾斜,实行分类指导。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上海高等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认真实施《高等教育法》,努力提高依法自主办学的水平,抓好高校发展和布局结构调整规划以及重大建设计划;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政策”,调整若干教育政策,深化高教体制、机制、投资“三位一体”改革;抓好重点学科、师资队伍和松江大学园区等重大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继续深化教学、科研、招生与就业改革,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科研、创业的原创和超前能力;加快推进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形成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柔性”流动、良性竞争的机制;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继续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实现“十五”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开局。
我委经研究,制订了《200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按照执行。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与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上海市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纲要》以及《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大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推进上海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完善分级管理,依法推进学校自主办学,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基础教育重大政策以及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普教系统行风建设,巩固行风建设成果;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二期课改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
1、在制定上海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计划、“十五”重大建设计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上海高校发展和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并着手第一年的贯彻、落实工作。 在高校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各自的定位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校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工作,初步编制出高校建设总体规划和“十五”建设计划。 2、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 积极研究大学园区内学校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部委高校 “共建、共管”,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划转高校的统筹协调工作, 继续开展东北片和西南片高校的联合办学,拓展合作办学领域。 3、开展重点建设高校和“共建”高校共建项目的调研和指导。落实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的监管和评审机制。协调推进高校“211工程”的建设和验收。 为做好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工作,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25〕64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2026年参加本市春季考试招生的普通高校为26所(具体名单见附1),招生层次均为本科。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详见各校招生章程。
1、在制定上海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计划、“十五”重大建设计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上海高校发展和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并着手第一年的贯彻、落实工作。 在高校制定发展计划、明确各自的定位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校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工作,初步编制出高校建设总体规划和“十五”建设计划。 2、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 积极研究大学园区内学校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部委高校 “共建、共管”,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划转高校的统筹协调工作, 继续开展东北片和西南片高校的联合办学,拓展合作办学领域。 3、开展重点建设高校和“共建”高校共建项目的调研和指导。落实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的监管和评审机制。协调推进高校“211工程”的建设和验收。 为做好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工作,根据《上海市教育委...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25〕47号)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25〕22号)规定,已在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网上报名期间勾选参加“春季考试”并完成资格审核、信息确认和网上付费的考生,方可参加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 统一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成绩总分为4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科目总分150分。 外语科目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笔试分值为115分,听说测试分值为35分,总分150分。外语科目的考试语种分设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种,由报考学生任选1种。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25〕47号)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25〕22号)规定,已在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网上报名期间勾选参加“春季考试”并完成资格审核、信息确认和网上付费的考生,方可参加202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 统一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成绩总分为4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科目总分150分。 外语科目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笔试分值为115分,听说测试分值为35分,总分150分。外语科目的考试语种分设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种,由报考学生任选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