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 中小學教科書平均加4 2 近10年新高 平均書費逾3千
消委會今日(16日)發布新一期《選擇》,於7月教科書價格調查發現,中小學費書在新學年平均加價4.2%,升幅為近10年最高。小學及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超過三千元,分別按年上升3.6%及4.3%,較同期通脹2.0%高。 消委會根據78間小學和69間中學新學年的書單調查,發現小學及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分別按年上升3.6%及4.3%,升幅較同期通脹高。小學方面,平均購書費是3,352元,升幅最高的是小二和小六為4.3%。教材使用方面,小學中、英、數及常識主科的購書價由549至873元不等,每級平均使用7至11本書目,另外平均用5至6本作業及補充練習。其他科目的書價則不高於250元。 調查顯示,近6成小學以故事書作為輔助教學,全年平均買2至3本。有學校的小一更以24本故事書取代英文課本授課,相關開支達1226.9元,較整體小一英文科平均開支高約43%。 中學方面,平均書價為3,008元,較小學書價低。初中平均購書費升4.4%,為3,551元;英文科的平均書費最高,約758元,然後依次為綜合科學、中文及數學科,平均書費500多元;其餘科目不多於360元。 至於高中,平均購書費升4.0%,為2,466元。主修科包括中英數的平均書費是1,331至1,801元,而選修科總平均購書費較高的首五科是化學、生物、物理、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和資訊及通訊科技科,開支為2,010至2,615元不等。 調查發現,約9成半(1,027本)廣用書加價$1至$24不等,加幅為1.0%至12.1%。連同凍價的書目,整體書價平均上升了4.2%,升幅為近10年以來最大,亦較同期通脹率1.9%高(詳見「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比較」一段)。與此同時,列入「適用書目表」的廣用書訂價平均上升了4.3%,較沒有列入該表的廣用書訂價升幅(3.7%)為高(詳細統計數字見表一)。
今年加價幅度最顯著的是1套由「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出版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用書,每冊由去年的$198加價至$222(12.1%)。根據出版社所提供的數據,這套教科書的第1冊曾於去年大幅減價。由前年的$288減至去年的$198,減幅為31.3%,而新學年的訂價則較前年低。 於新學年凍結價格的廣用書共有50本,約佔整體調查的4.6%,比例與去年(4.1%)相若。這些書目來自12間出版社,小學用書佔6套,合共32本,主要為生命教育科、宗教教育科和圖書科;中學用書則佔7套,合共18本,主要為化學科、音樂科和宗教教育科。 小學廣用教科書訂價平均上升4.3%,當中近9成3(408本)的廣用書加價1.9%至7.1%。初小和高小書目平均升幅同為4.3%。 按科目計算,撇除凍價的科目後,其餘科目的訂價平均上升4.1%(宗教教育科)至5.8%(英文科)不等。升幅較高的有英文科(5.8%)、常識科(4.7%)和普通話科(4.4%)。 消費者委員會日前發布2024/25年度教科書價格調查結果,發現逾九成半的中小學印刷版教科書加價,整體書價平均升幅為4.2%,達至近十年來最高水平,高於同期通脹率(1.9%)。 消委會就2024/25年度教科書價格作調查,於去年購書費調查所收集的學校書單中,抽出較多中小學選用的印刷版教科書(廣用書),並去信相關出版社查詢新學年的書目訂價,計算出同版廣用書於兩個學年間的價格變動。是次調查涵蓋28間出版社,共1077本廣用書,小學及中學用書分別佔440本和637本。
調查顥示,約九成半(1027本廣用書)加價1元至24元不等,加幅為1.0%至12.1%;連同凍價的書目,整體書價平均上升4.2%,與同期通脹率的差距為2.3%。 消委會 中小學購書費|消委會今年7月的教科書價格調查發現,較多學校選用的教科書在新學年平均加價4.2%,升幅為近10年來最高。根據78間小學和69間中學新學年的書單,若連同作業、補充練習及其他學材一併計算,小學及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分別按年上升3.6%及4.3%,升幅高於同期通脹(2.0%)。 星島新聞集團將於2025年11月23日(星期日)假深圳會展中心5號館舉行的「 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學博覽會2025 」。本屆博覽會連續兩年獲得香港教育局擔任支持機構,去年現場人流高達二千人,今年以「留學香 越南一項即將生效的新法規,將「強迫兒童過度學習」明確定義為家庭暴力行為,並設有罰則。這項創新的立法,不僅在當地引起熱議,更讓我們有機會審視全球各地如何透過政策,守護孩子的快樂童年。 [maxbutto 【明報專訊】消委會根據本港中小學提供的書單、學校選科資訊,分析學生負擔的教科書價格,發現今學年(2024/25)初中平均購書價達3551元,按年增4.4%,高中升4%至2466元,小學則升3.6%至3352元。 消委會獲78間小學和69間中學提供書單等資料,分析學生必須購買的課本所涉費用,已扣除輔助性質的勞作用具、文具、參考書等價錢。
消委會表示,小學主科課本平均價介乎大約549元(常識科)至873元(英文科)不等;又稱近60%(45間)受訪小學安排學生購買故事書以輔助教學,各級全年平均買2至3本,與往年相若,希望使教學更具彈性及增添趣味,但「此舉或令該科目的購書費較其他學校高」。 當中,有一間小學的小一級以24本故事書取代英文課本授課,開支達1226.9元,較整體小一英文科平均開支約855元高約43%。 消委會引述教育局回應,稱局方今年4月就「適用書目表」內的印刷及電子課本價格做調查,顯示平均加價3.16%,由於與消委會調查方式不一,結果亦不同。 【明報專訊】消委會根據本港中小學提供的書單、學校選科資訊,分析學生負擔的教科書價格,發現今學年(2024/25)初中平均購書價達3551元,按年增4.4%,高中升4%至2466元,小學則升3.6%至3352元。 消費者委員會昨發表最新一期《選擇》月刊,當中公布今年7月的「購書費」調查,會方統計78間小學及69間中學近兩個學年的書單,計算書本、作業等學習材料後,發現中小學的平均購書費分別按年增加4.3%及3.6%,升幅高於同期的2%通脹率。教育局今年4月就「適用書目表」發現教科書平均價格較去年升3.16%,當局指調查內容和方法均與消委會有差異,故結果亦不同。 消委會在新一期《選擇》月刊中公布今年7月的「購書費」調查結果,會方獲教育局協助下,獲78間小學及69間中學提供本學年及上學年的書單,以統計扣除書商提供的折扣後,書本、作業、補充練習及需付費購買的學校自編教材的費用總和。消委會指出,調查發現,中小學的平均購書費升幅高於同期的的2%通脹率,較多學校選用的教科書則平均加價4.2%。平均書費逾3000元 其中,小學今個學年的平均購書費為3352元,較上學年增加3.6%,比去年調查增加1.3個百分點。對比上學年,各級的購書費亦有所增長,其中,小二及小六均錄得4.3%升幅,其餘級別的升幅則由2.8%至3.9%不等,而高小本學年平均的購書費為3492元,較初小的3212元高近9%。 此外,有49間接受調查的小學表示學校會自行編製學材,例如工作紙及講義等,調查顯示當中有25%學校會免費向學生提供自編教材,餘下小學全年自編教材的印製費用普遍介乎40元至400元,情況與去年相若。 至於中學方面,本學年初中的平均購書費為3551元,按年升幅為4.4%,而高中的平均購書費為2466元,按年升幅為4%。其中,中一及中四的購書費均較上學年升5%。 另外,近年教育局亦積極鼓勵學校推行「自攜裝置(BYOD)」計劃,容許學生上課時以電子裝置使用電子課本及教學資源,調查發現有55間小學及46間中學正推行電子學習,當中30間小學及36間中學有推行BYOD計劃。調查指百校推電子學習 教育局回應指,今年4月就供各學校參考的「適用書目表」內約3800本印刷及電子教科書進行價格調查,結果顯示平均價格較去年上升3.16%。至於消委會今次調查的「購書費」,包括學校書單內必須購買的書本、作業、補充練習及需付款購買的學校自編教材等,其調查內容和方法均與局方有差異,故結果亦不同。教育局表示,局方持續就課本價格與出版社溝通,呼籲定價時應盡量克制;並一直提醒學校慎選課本及其他學習材料,考慮整份書單價格,減輕家長經濟負擔。 香港教育出版專業協會表示,去年有些科目的教科書大幅減價,故其實際價格已較前年減價前低,而且學校和家長以課本內容及質素選書,教科書的價值不止在於價格,因此不能與其他商品一樣只作價格比較。
People Also Search
- 消委會|中小學教科書平均加4.2% 近10年新高 平均書費逾3千
- 中小學書價升幅近10年最大 超通脹 - 消費者委員會
- 快訊|中小學書費升幅高於通脹 加幅近10年最高
- 信報教育 - 中小學書價升幅近十年最大
- 【PD教育指南針】消委會:中小學平均書費逾3,000元 按年加價4.2% 創近10年新高 - Parents Daily
- 2024中小學購書費 升幅超通脹 廣推多元措施 慳錢又環保 - 消費者委員會
- 消委會 中小學購書費|中小學書費升幅高於通脹加4.2% 近10年來最高
- 消委:初中生教科書支出增4.4% 高中4% - 明報新聞網
- 消委:初中生教科書支出增4.4% 高中4% - 20240917 - 教育
- 消委會:中小學購書費升4.3%及3.6% - stheadline.com
消委會今日(16日)發布新一期《選擇》,於7月教科書價格調查發現,中小學費書在新學年平均加價4.2%,升幅為近10年最高。小學及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超過三千元,分別按年上升3.6%及4.3%,較同期通脹2.0%高。 消委會根據78間小學和69間中學新學年的書單調查,發現小學及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分別按年上升3.6%及4.3%,升幅較同期通脹高。小學方面,平均購書費是3,352元,升幅最高的是小二和小六為4.3%。教材使用方面,小學中、英、數及常識主科的購書價由549至873元不等,每級平均使用7至11本書目,另外平均用5至6本作業及補充練習。其他科目的書價則不高於250元。 調查顯示,近6成小學以故事書作為輔助教學,全年平均買2至3本。有學校的小一更以24本故事書取代英文課本授課,相關開支達1226.9元,較整體小一英文科平均開支高約43%。 中學方面,平均書價為3,008元,較小學書價低。初中平均購書費升4.4%,為3,551元;英文科的平均書費最高,約758元,然後依次為綜合科學、中文及數學科,平均書費500多元;其餘科目不多於360元。 至於高中,平均購書費升4.0%,為2,466元。主修科包括中英數的平均書費是1,331至1,801元,而選修科總平均購書費較高的首五科是化學、生物、物理、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和資訊及通訊科技科,開支為2,010至2,615元不等。 調查發現,約9成半(1,027本)廣用書加價$1至$24不等,加幅為1.0%至12.1%。連同凍價的書目,整體書價平均上升了4.2%,升幅為近10年以來最大,亦較同期通脹率1.9%高(詳見「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比較」一段)。與此同時,列入「適用書目表」的廣用書訂價平均上升了4.3%,較沒有列入該表的廣用書訂價升幅(3.7%)為高(詳細統計數字見表一)。
消委會今日(16日)發布新一期《選擇》,於7月教科書價格調查發現,中小學費書在新學年平均加價4.2%,升幅為近10年最高。小學及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超過三千元,分別按年上升3.6%及4.3%,較同期通脹2.0%高。 消委會根據78間小學和69間中學新學年的書單調查,發現小學及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分別按年上升3.6%及4.3%,升幅較同期通脹高。小學方面,平均購書費是3,352元,升幅最高的是小二和小六為4.3%。教材使用方面,小學中、英、數及常識主科的購書價由549至873元不等,每級平均使用7至11本書目,另外平均用5至6本作業及補充練習。其他科目的書價則不高於250元。 調查顯示,近6成小學以故事書作為輔助教學,全年平均買2至3本。有學校的小一更以24本故事書取代英文課本授課,相關開支達1226.9元,較整體小一英文科平均開支高約43%。 中學方面,平均書價為3,008元,較小學書價低。初...
今年加價幅度最顯著的是1套由「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出版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用書,每冊由去年的$198加價至$222(12.1%)。根據出版社所提供的數據,這套教科書的第1冊曾於去年大幅減價。由前年的$288減至去年的$198,減幅為31.3%,而新學年的訂價則較前年低。 於新學年凍結價格的廣用書共有50本,約佔整體調查的4.6%,比例與去年(4.1%)相若。這些書目來自12間出版社,小學用書佔6套,合共32本,主要為生命教育科、宗教教育科和圖書科;中學用書則佔7套,合共18本,主要為化學科、音樂科和宗教教育科。 小學廣用教科書訂價平均上升4.3%,當中近9成3(408本)的廣用書加價1.9%至7.1%。初小和高小書目平均升幅同為4.3%。 按科目計算,撇除凍價的科目後,其餘科目的訂價平均上升4.1%(宗教教育科)至5.8%(英文科)不等。升幅較高的有英文科(5.8%)、常識科(4.7%)和普通話科(4.4%)。 消費者委員會日前發布2024/25年度教科書價格調查結果,發現逾九成半的中小學印刷版教科書加價,整體書價平均升幅為4.2%,達至近十年來最高水平,高於同期通脹率(1.9%)。 消委會就2024/25年度教科書價格作調查,於去年購書費調查所收集的學校書單中,抽出較多中小學選用的印刷版教科書(廣用書),並去信相關出版社查詢新學年的書目訂價,計算出同版廣用書於兩個學年間的價格變動。是次調查涵蓋28間出版社,共1077本廣用書,小學及中學用書分別佔440本和637本。
今年加價幅度最顯著的是1套由「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出版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用書,每冊由去年的$198加價至$222(12.1%)。根據出版社所提供的數據,這套教科書的第1冊曾於去年大幅減價。由前年的$288減至去年的$198,減幅為31.3%,而新學年的訂價則較前年低。 於新學年凍結價格的廣用書共有50本,約佔整體調查的4.6%,比例與去年(4.1%)相若。這些書目來自12間出版社,小學用書佔6套,合共32本,主要為生命教育科、宗教教育科和圖書科;中學用書則佔7套,合共18本,主要為化學科、音樂科和宗教教育科。 小學廣用教科書訂價平均上升4.3%,當中近9成3(408本)的廣用書加價1.9%至7.1%。初小和高小書目平均升幅同為4.3%。 按科目計算,撇除凍價的科目後,其餘科目的訂價平均上升4.1%(宗教教育科)至5.8%(英文科)不等。升幅較高的有英文科(5.8%)、常識科(4.7...
調查顥示,約九成半(1027本廣用書)加價1元至24元不等,加幅為1.0%至12.1%;連同凍價的書目,整體書價平均上升4.2%,與同期通脹率的差距為2.3%。 消委會 中小學購書費|消委會今年7月的教科書價格調查發現,較多學校選用的教科書在新學年平均加價4.2%,升幅為近10年來最高。根據78間小學和69間中學新學年的書單,若連同作業、補充練習及其他學材一併計算,小學及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分別按年上升3.6%及4.3%,升幅高於同期通脹(2.0%)。 星島新聞集團將於2025年11月23日(星期日)假深圳會展中心5號館舉行的「 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學博覽會2025 」。本屆博覽會連續兩年獲得香港教育局擔任支持機構,去年現場人流高達二千人,今年以「留學香 越南一項即將生效的新法規,將「強迫兒童過度學習」明確定義為家庭暴力行為,並設有罰則。這項創新的立法,不僅在當地引起熱議,更讓我們有機會審視全球各地如何透過政策,守護孩子的快樂童年。 [maxbutto 【明報專訊】消委會根據本港中小學提供的書單、學校選科資訊,分析學生負擔的教科書價格,發現今學年(2024/25)初中平均購書價達3551元,按年增4.4%,高中升4%至2466元,小學則升3.6%至3352元。 消委會獲78間小學和69間中學提供書單等資料,分析學生必須購買的課本所涉費用,已扣除輔助性質的勞作用具、文具、參考書等價錢。
調查顥示,約九成半(1027本廣用書)加價1元至24元不等,加幅為1.0%至12.1%;連同凍價的書目,整體書價平均上升4.2%,與同期通脹率的差距為2.3%。 消委會 中小學購書費|消委會今年7月的教科書價格調查發現,較多學校選用的教科書在新學年平均加價4.2%,升幅為近10年來最高。根據78間小學和69間中學新學年的書單,若連同作業、補充練習及其他學材一併計算,小學及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分別按年上升3.6%及4.3%,升幅高於同期通脹(2.0%)。 星島新聞集團將於2025年11月23日(星期日)假深圳會展中心5號館舉行的「 香港高等教育及升學博覽會2025 」。本屆博覽會連續兩年獲得香港教育局擔任支持機構,去年現場人流高達二千人,今年以「留學香 越南一項即將生效的新法規,將「強迫兒童過度學習」明確定義為家庭暴力行為,並設有罰則。這項創新的立法,不僅在當地引起熱議,更讓我們有機會審視全球...
消委會表示,小學主科課本平均價介乎大約549元(常識科)至873元(英文科)不等;又稱近60%(45間)受訪小學安排學生購買故事書以輔助教學,各級全年平均買2至3本,與往年相若,希望使教學更具彈性及增添趣味,但「此舉或令該科目的購書費較其他學校高」。 當中,有一間小學的小一級以24本故事書取代英文課本授課,開支達1226.9元,較整體小一英文科平均開支約855元高約43%。 消委會引述教育局回應,稱局方今年4月就「適用書目表」內的印刷及電子課本價格做調查,顯示平均加價3.16%,由於與消委會調查方式不一,結果亦不同。 【明報專訊】消委會根據本港中小學提供的書單、學校選科資訊,分析學生負擔的教科書價格,發現今學年(2024/25)初中平均購書價達3551元,按年增4.4%,高中升4%至2466元,小學則升3.6%至3352元。 消費者委員會昨發表最新一期《選擇》月刊,當中公布今年7月的「購書費」調查,會方統計78間小學及69間中學近兩個學年的書單,計算書本、作業等學習材料後,發現中小學的平均購書費分別按年增加4.3%及3.6%,升幅高於同期的2%通脹率。教育局今年4月就「適用書目表」發現教科書平均價格較去年升3.16%,當局指調查內容和方法均與消委會有差異,故結果亦不同。 消委會在新一期《選擇》月刊中公布今年7月的「購書費」調查結果,會方獲教育局協助下,獲78間小學及69間中學提供本學年及上學年的書單,以統計扣除書商提供的折扣後,書本、作業、補充練習及需付費購買的學校自編教材的費用總和。消委會指出,調查發現,中小學的平均購書費升幅高於同期的的2%通脹率,較多學校選用的教科書則平均加價4.2%。平均書費逾3000元 其中,小學今個學年的平均購書費為3352元,較上學年增加3.6%,比去年調查增加1.3個百分點。對比上學年,各級的購書費亦有所增長,其中,小二及小六均錄得4.3%升幅,其餘級別的升幅則由2.8%至3.9%不等,而高小本學年平均的購書費為3492元,較初小的3212元高近9%。 此外,有49間接受調查的小學表示學校會自行編製學材,例如工作紙及講義等,調查顯示當中有25%學校會免費向學生提供自編教材,餘下小學全年自編教材的印製費用普遍介乎40元至400元,情況與去年相若。 至於中學方面,本學年初中的平均購書費為3551元,按年升幅為4.4%,而高中的平均購書費為2466元,按年升幅為4%。其中,中一及中四的購書費均較上學年升5%。 另外,近年教育局亦積極鼓勵學校推行「自攜裝置(BYOD)」計劃,容許學生上課時以電子裝置使用電子課本及教學資源,調查發現有55間小學及46間中學正推行電子學習,當中30間小學及36間中學有推行BYOD計劃。調查指百校推電子學習
消委會表示,小學主科課本平均價介乎大約549元(常識科)至873元(英文科)不等;又稱近60%(45間)受訪小學安排學生購買故事書以輔助教學,各級全年平均買2至3本,與往年相若,希望使教學更具彈性及增添趣味,但「此舉或令該科目的購書費較其他學校高」。 當中,有一間小學的小一級以24本故事書取代英文課本授課,開支達1226.9元,較整體小一英文科平均開支約855元高約43%。 消委會引述教育局回應,稱局方今年4月就「適用書目表」內的印刷及電子課本價格做調查,顯示平均加價3.16%,由於與消委會調查方式不一,結果亦不同。 【明報專訊】消委會根據本港中小學提供的書單、學校選科資訊,分析學生負擔的教科書價格,發現今學年(2024/25)初中平均購書價達3551元,按年增4.4%,高中升4%至2466元,小學則升3.6%至3352元。 消費者委員會昨發表最新一期《選擇》月刊,當中公布今年7月的「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