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成语辨析与运用 学科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系列专题练习:词语理解运用目 录一、 HYPERLINK \l "_Toc27000" 考点过关练 2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27000" 考向1:成语使用的辨析 2HYPERLINK \l "_Toc27226" 考向2:辨析和选用近义词 2HYPERLINK \l "_Toc21492" 考向3: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3HYPERLINK \l "_Toc7060" 考向4:熟语、歇后语的使用 3二、三、考向1:成语使用的辨析1.(2022-2023上·济宁·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医术高超的王医生在听到患者由衷夸赞时,谦虚地说:“我只是妙手偶得罢了。”B.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成功发射,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C.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D.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只是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尽快传给在家乡等待的亲人。2.(2023-2024上·济南·期中)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新学期,众多莘莘学子带着希冀,载着梦想,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B.在文化艺术节上,少男少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个个神采奕奕。C.大国重器“千眼天珠”正式建成,声势咄咄逼人,媒体争相报道。D.高新区通过多元手段让人才各得其所,迸发出创新活力,尽展其长。考向2:辨析和选用近义词3.(2023·东营·模拟预测)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项是( )①一年多来,中俄两国共同携手,______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创造性实施千余项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活动。②______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早见成效。③“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习主席号令全军加快______人才强军战略,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方阵。A.克服 开展 实施 B.克服...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2 成语、词语的运用1.(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B.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耳欲聋,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句中用来形容昆虫不再活跃,隐藏起来,使用恰当;B.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句中用于形容邓稼先作为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其名字和事迹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使用恰当;C.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句中,用于形容具有象征意义和警醒作用的国家公祭日“长鸣警钟”,使用对象不对;D.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句中用于形容富有创造力的人不断汲取知识的勤奋态度,使用恰当;故选C。2.(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中“高大”是形容词,“自然”是名词。B.“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着保卫和平的正义旗帜,经过浴血奋战,拼出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中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都是主谓短语。C.“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一句的主干是“朋友是农民”。D.“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是假设复句。【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运用。A.“自然”在句中是副词,用于修饰后文的“不算重”,表示理所当然的意思,而不是名词;故选A。3.(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作为民族歌剧,《八一起义》的音乐表现让人印象深刻,磅礴的音乐旋律与激烈的战斗场面相得益彰。B.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耐得住寂寞,注重日积月累,整理归纳,才能厚积薄发。C.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同学们纷纷感慨,相识恍若昨天,回首一起走过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D.露营活动作为现代人们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营地应因地制宜,提升品质,办出特色,增强体验感。【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此处形容磅礴的音乐旋律与激烈的战斗场面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使用正确;B.一蹴而就:踏一步就会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此处形容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会一下子成功,使用正确;C.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在此句中,语境是表达往事历历在目,记忆深刻,与“浮光掠影”的含义相悖,使用不当;D.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此处指露营活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使用正确;故选C。4.(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内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川流不息的沱江水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沱江船工号子就是其中之一。B.内江市第十一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的开场节目《甜都号子》引爆全场,表演者极富力量的舞姿与节奏鲜明的音乐相得益彰。C.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沱江船工号子面临着寻找下一代传承人的难题,老艺术家们对此忧心忡忡。D.沱江船工号子所彰显的不折不挠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甜城儿女奋楫争先,砥砺前行。【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很多,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本句中用来形容沱江水,对象误用,使用错误;B.相得益彰:意思是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本句中用来形容表演者的舞姿和音乐配合得当,使用正确;C.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担心。本句用来形容老艺术家们对艺术面临缺少传承人的担忧,使用正确;D.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 表现出顽强的精神。 本句用来形容沱江船工号子所彰显的顽强精神,使用正确;故选A。5.(2024·辽宁·中考真题)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C.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A.“崇尚读诗”是动宾短语,“温馨浪漫”是并列短语,“精神境界”是偏正短语,三者结构并不完全相同;C.分析句③中的关系。该句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表达的是转折关系;D.句④缺少主语,是由于“通过”一词的使用导致的,将“通过”换成“只要”虽然可以改变句子结构,但并不能解决主语缺失的问题。实际上,应去掉“通过”,使句子主语明确;故选B。6.(2024·辽宁·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A.见识 艰苦卓绝 记载 鼓励 B.见识 艰苦朴素 承载 鼓励C.见证 艰苦卓绝 承载 激励 D.见证 艰苦朴素 记载 激励【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见识:多指见闻、知识;见证:则指当场目睹可以作证,或指见证人。第一空:根据语境“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与后文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史”等历史内容相呼应可知,需要一个能表达“证明、证实”意思的词语,故应使用“见证”;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艰苦朴素:则多指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第二空:根据语境“________的奋斗史”可知,这里要修饰的是“奋斗史”,需要一个能表达奋斗过程极为艰难、超出寻常的词语。故应填“艰苦卓绝”;记载:指把事情写下来,侧重于“记录”;承载:则指承受支撑物体,也指承担或担负,侧重于“承担、传承”;第三空:根据语境“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可知,在这里,“红色基因”需要被“传承”下去,故应使用“承载”;鼓励:指激发、勉励,使人振作;激励:指激发鼓励,使振作,也指振作精神。第四空:根据语境“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精神财富”可知,语句要表达的意思是红色资源能够不断鼓舞着中国人民,是一种精神财富,故应使用“激励”;故选C。7.(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B.人生路上,少年当以勇气为战旗,带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一往无前。C.做学问需要有实干精神。如果浮光掠影,自然会随波逐流,一无所获。D.随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成语使用。A.诲人不倦:乐于教诲人而不知厌倦。形容教导人特别耐心,使用恰当,故选项正确;B.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是个贬义词,用于描述少年的豪情壮志不恰当。故选项不正确;C.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符合语境中说做学问不踏实就会一无所获的意思,使用恰当。故选项正确;D.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用来形容随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而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很恰当,使用恰当。故选项正确;故选B。8.(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莲花湖湿地公园的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B.一个时代需要一些怀揣理想的人,他们能够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地做学问,干事业。C.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喜欢的运动员表达内心由衷的赞赏。D.颁奖典礼上,小州同学意外得到了一本心仪很久的书,真是妙手偶得啊!【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词语使用。A.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不能用来形容“湖面光影交织”的自然景象,对象用错;B.兀兀穷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与“耐得住寂寞”“做学问,干事业”的语境相符;C.由衷:出于内心。题干中“内心”使用重复;D.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不能使用在“意外得到了一本心仪很久的书”的语境中。望文生义;故选B。9.(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例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词:春花秋实A.心花怒放 B.锦上添花C.花言巧语 D.开花结果【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喻指只有真诚地付出,辛勤地劳作,不停地努力,才会在收获的季节里尝到丰收的滋味。花:名词,本义为花朵,喻指播种。A.心花怒放: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内心高兴极了。花:名词活用为状语,像花一样。B.锦上添花:指在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上再绣上花朵。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花:花朵,这里比喻像花一样美好的事物。C.花言巧语: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虚伪惑人的言语。花: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D.开花结果: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花:名词,本义指花朵,喻指播种。故选D。10.(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安塞腰鼓》)B.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回春,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白杨礼赞》)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怀疑与学问》)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的新装》)【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为观止”与欣赏舞姿感到是“浓烈的艺术享受”语境一致,使用正确;B.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题干的语境是赞美“麦浪”两个字用得好,让人佩服,不应用“妙手回春”,而应用“妙手偶得”;C.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不攻自破”与“虚妄的学说”经不住追问的语境一致,使用正确;D.不可救药:泛指病重到无药可治,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不可救药”形容“愚蠢”的程度,使用正确;故选B。1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除代表季节外,“夏”字还有一种常见用法。我们自称华夏子孙,用的是“夏”的本义,是大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夏,中国之人也。”他说的“中国”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中国,而是古代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称自己民族为“夏”,表示我们认为自己民族很伟大。甲骨文“华”字()是一株开满鲜花的树,表示绚烂美丽。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华夏”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包含着中国人的自尊和自信:我们是像花儿一样美丽的民族,我们是大气磅礴的文明之邦。A.“着”是助词,“绚烂美丽”是并列短语,“文明之邦”是偏正短语。B.“除代表季节外,‘夏’字还有一种常见用法。”这句中,“除代表季节外”作定语。C.“他说的‘中国’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中国,而是古代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这是转折关系复句。D.文中划线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B.“除代表季节外”作状语;C.“不是……而是”表关列,这是一个关列复句;D.画线句完整引用许慎说的话,句末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标点运用正确;故选A。1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将《黄河颂》读得抑扬顿挫,他的朗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园林工人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的街心公园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C.一群血气方刚的战士在冰冷的洪水中用年轻的躯体筑起一道道人墙。D.小齐、小何和安安约好在公园见面,安安不期而至,小齐和小何很高兴。【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此处形容朗诵富有节奏,使用正确;B.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此处形容园林工人有自己的想法,正确;C.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此处赞美战士英勇抗洪,使用正确;D.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地到来。与前面的“约好”自相矛盾;故选D。13.(2024·天津·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借助虚拟的数字空间开展年俗活动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数字空间的年俗活动虽以虚拟形式呈现,但其_________的共通情感和文化认同却是真实而深沉的,而且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更灵活,更贴近当代审美,因而备受_________。这种当代与传统的双向奔赴,_________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道理。A.装载 吹捧... 专题02 成语、词语的运用(原卷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全国版).docx 专题02 成语、词语的运用(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全国版).docx
People Also Search
-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成语辨析与运用-学科网
-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词语 (成语)运用 (47张ppt)_百度文库
- 专题03 成语运用-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教习网|课件下载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系列专题练习:词语理解运用(原卷版+解析版)_21世纪教育网-二一教育
- 专题04 成语运用-备战2023-2024年中考语文高效复习(答案带解析) - 豆丁网
- 2024年中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 课件-学科网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辨析》课件 - 百度文库
- 4.成语 2024届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培优卷 (含解析) | Pdf
- 专题02 成语、词语的运用(解析版+原卷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全国版)_21世纪教育网-二一教育
- 2024年中考复习之词语辨析和词语 (成语)运用 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学科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系列专题练习:词语理解运用目 录一、 HYPERLINK \l "_Toc27000" 考点过关练 2TOC \o "1-2" \h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系列专题练习:词语理解运用目 录一、 HYPERLINK \l "_Toc27000" 考点过关练 2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27000" 考向1:成语使用的辨析 2HYPERLINK \l "_Toc27226" 考向2:辨析和选用近义词 2HYPERLINK \l "_Toc21492" 考向3: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3HYPERLINK \l "_Toc7060" 考向4:熟语、歇后语的使用 3二、三、考向1:成语使用的辨析1.(2022-2023上·济宁·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医术高超的王医生在听到患者由衷夸赞时,谦虚地说:“我只是妙手偶得罢了。”B.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成功发射,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C.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