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教育指南針 新學年教科書價格均上調2 9 科學課有課本降價近7成 Parents Daily
教育局昨公布新學年的教科書價格,課本平均價格較本學年上升2.9%,升幅與去年相若,凍價和降價的課本則佔整體課本數目約25%,有小學教科書錄得超過10%至18%的跌幅。此外,小學科學科及人文科將在新學年於小一及小四全面推行,本報統計發現,兩科均有教科書減價,小學科學科更有教科書減價69%。教育局表示,一直呼籲課本出版社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課本定價時盡量考慮當前的經濟情況,保持克制,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教育局昨更新《適用書目表》,公布新學年教科書價格,教育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2025/26學年《適用書目表》上印刷及電子課本的平均價格較2024/25學年上升約2.9%,其中,印刷課本價格較本學年上升2.91%,電子課本價格較本學年上升2.83%,兩者升幅對比本學年均微跌不足1個百分點,至於凍價和降價的課本則佔整體課本數目約25%。 本報統計新學年部分中文版教科書的價格變化,其中,由精工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學科教科書《達思化學》,全套書售價由本學年的2829.3元,加價369.2元至3198.5元,升幅達13%。不過,亦有部份教科書的價格下跌,例如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初小中文科教科書《快樂學語文》與《我愛學語文》,及初小常識科教科書《今日常識新領域 (第三版)》,新學年的價格均錄得超過10%至18%的跌幅。 小學人文科及科學科將在下學年起,在小一及小四開始推行,分3年逐步推行至涵蓋小一至小六。小學科學科的教科書中,由尊科數碼教育服務有限公司出版的《小學科學探索》,初小及高小教科書價格均由本學年的386元,減至118元,跌幅達69.4%,初小及高小其餘4套印刷課本及1套電子書的價格則維持不變。 至於小學人文科的教科書,由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現代小學人文》,初小課本價格亦由本學年的236元,減至186元,減幅達21.2%,高小課本則有本學年的276元,減至190元,減幅達31.5%。初小及高小其餘兩套印刷課本及1套電子書的價格則維持不變。 按學習階段分析,初中新學年的平均購書費為$3,464,按年升幅為5.4%,當中,中三的購書費錄得最顯著的升幅(+7.3%),原因是部分學校的中三用書量與上學年有顯著分別。舉例來說,中三購書費升幅較顯著的2間中學,於生活與社會科、電腦科及/或中國歷史科總共增加了7至8本書目,購書開支因此分別多逾$840及$720。其中一間學校表示此舉為更貼近教育局的課程指引。
按照科目分析,初中每級的英文科平均購書費最高,約$770,其次為綜合科學、中文及數學科,平均購書費約$488至$517。餘下科目的平均購書費均不高於$325。 高中的平均購書費為$2,425,較上學年低0.4%。中六的平均購書費($958)遠低於中四及中五,主要是因為學校一般會安排高中學生於中四及中五陸續購買該學習階段所需的書本。中文、英文及數學科的高中總平均購書開支由約$1,107(中文科)至$1,983(數學科)不等。選修科目中,總平均購書費較高的首5個科目為化學、生物、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購書開支由約$1,889至$2,494不等;其他科目的平均購書費大部分不少於$390。 綜合初中及高中新學年的購書開支,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為$2,944,較上學年上升2.9%。 調查的中學絕大部分(44間)有委託書商印製書單,並獲書商提供購書折扣優惠。今年只有5成中學(22間)獲書商提供88折至9折優惠,數量較去年的調查少2成;餘下22間中學只獲91折至95折。經學校集體購書通常取得較高折扣,15間調查的中學如學生自行到書商的門市購書,折扣會少2至7個百分點。 為迎接新學年,家長臨近暑假就開始要為孩子買新一年的教科書。消費者委員會今日(15日)發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並就本年度教科書價格作調查,發現2024/25學年逾9成半中小學廣用書加價,整體書價平均升幅為4.2%,達至近10年來最高水平,與同期通脹率的1.9%的差距更擴闊至2.3個百分點。 教育局指,消委會的調查和取樣方法與該局不同,調查數量只佔「適用書目表」約23%。局方引述消委會表示,出版社去年有為個別書冊大幅減價,即使新學年訂價有所回升,其實際價格已較前年減價前低。
消委會就2024/25年度教科書價格作調查,於去年購書費調查所收集到的學校書單中,抽出較多中小學選用的印刷版教科書(廣用書),並去信相關出版社查詢新學年的書目訂價。撇除將於新學年改版或停刊的書目後,計算出同版廣用書於2個學年間的價格變動。 是次調查涵蓋28間出版社,共1,077本廣用書,小學及中學用書分別佔440本和637本。當中有82%的書目列於教育局「適用書目表」內,比例與去年的81%相若。 消委會調查發現,於2024/25學年逾9成半中小學廣用書加價,整體書價平均升幅為4.2%,達至近10年來最高水平,與同期通脹率1.9%的差距更擴闊至2.3個百分點。 教育局今日(21日)在「適用書目表」網頁公布新學年課本價格,包括印刷及電子課本。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謝婉貞表示,近2年本港經濟受疫情嚴重打擊,各行各業均受影響,包括教科書營運,惟呼籲出版社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家長共度時艱,盡量克制課本定價,最終下學年(2021/22學年)有近45%課本凍價甚或減價,其餘加幅仍屬溫和。 她又指,在2020/21學年,受惠於「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學生人數超過25萬,佔全港中、小學生人數約36%,津貼總額達12億元。 獲聘做政府助理文書主任月薪$1.5萬,大學生猶豫應否退學:搵多2年錢,詳情即睇【下一頁】 每年新學年,學生均需購買新書和相關教材,書簿費動輒數千元,開支不少。消費者委員會公布2022/23年度中小學購書費調查結果,發現小學生及中學生的整體平均購書費(包括作業、補充練習及其他學材的開支),分別較上學年上升5.7%及2.9%,升幅顯著高於同期通脹(1.7%)。調查結果顯示,選用不同書冊、作業及補充練習數量多寡、書商提供的購書折扣、新學年的學材與去年不同,均是影響購書費的因素。除購書費外,學生或需要額外繳付學校自編教材的印刷費,以至購買平板電腦或手提電腦等電子裝置以配合電子教學,亦是另一筆不菲的開支。
消委會獲教育局協助,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在全港抽出86間小學及76間中學,再由本會向學校發信收集新學年和上學年的書單及有關資料,包括必須購買的課本、作業及校本教材等的費用。調查共得到50間小學和48間中學提供相關資料,有效回覆率為60.5%。消委會根據各學校提供的詳細資料,包括書單、學生可選修的科目及選科的組合方式,加以分析及計算出各級別的平均購書費用及兩學年間的變化。 調查的小學新學年平均購書費為$3,177,按年顯著上升5.7%,升幅高於去年的5.3%;各級別的平均購書費介乎$2,926至$3,369,按年升幅介乎4.8%至6.4%。而高小新學年的平均購書費($3,329)則比初小($3,025)高出1成。按照科目分析,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科的平均購書費由$539(常識科)至$836(英文科)不等;其餘科目的購書費則不高於$250,以普通話科及音樂科相對較高。 至於中學新學年的平均購書費為$2,944,按年上升2.9%,較去年的升幅(3.6%)略低,但仍高於同期通脹(1.7%)。按學習階段分析,初中的平均購書費為$3,464,按年升幅為5.4%。中三的購書費錄得的升幅(7.3%)最顯著,原因是部分學校的用書量與上學年有明顯分別,例如有學校為更貼近教育局的課程指引,讓學生為高中選科作準備,於生活與社會科、電腦科及/或中國歷史科共增加7至8本書目,令相關購書開支增加逾$720。高中方面,平均購書費為$2,425,較上學年低0.4%。由於正值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與通識教育科的交接期,兩學年的中四及中五購書情況受上學年的安排所影響。就中四而言,上學年公民科用書並未完成評審,所以大部分學校因而選擇使用教育局的學與教資源及自編教材;而新學年約8成半學校表示會選用適用書目表內公民科的課本(約$170至$220),相關購書費因此有所上升。至於中五級,新學年大部分學生全年度只需購買1本公民科用書,較以往通識教育科需購買2至3 本課本少;因此中五公民科平均購書費較上學年少。 除教科書外,學校亦會規定學生購買一定數量的練習作為必要教材,因而亦影響購書費的總數。在小學級別方面,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科平均使用8至10本書目,每科的作業及補充練習平均為5本,分別佔各科用書量50至66%。當中較多小學選用的中文科和數學科練習均在新學年加價逾8.6%,相信是小學整體購書費錄得顯著升幅的原因之一。中學級別方面,初中以英文科的用書量較高,平均為4本,中文及數學科則平均使用2本書目,高中必修科的平均用書量為2本(不包括通識教育科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教育局昨公布新學年的教科書價格,課本平均價格較本學年升3.16%,升幅較去年稍高。本報統計發現,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科書的減價戰不再,7套課本中有6套加價,升幅最高達12.1%。另外,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科下學年起在中一全面推行,中一級的中英文課本各有6套列入《適用書目表》,價格介乎160元至276元一套。教育局表示,出版社定價時已盡量克制,但有立法會議員指平均加幅高於通脹,或加重家長負擔。 教育局昨更新《適用書目表》,公布新學年教科書價格,平均加幅為3.16%,其中,印刷課本價格加幅為3.14%,電子書則上升3.44%,有26%教科書價格維持不變。新學年加幅較大的教科書包括去年曾出現減價戰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7套教科書當中有6套加價。加幅最大的是由現代教育研究社出版的《現代公民與社會發展》,一套由594元加至666元,升幅達12.1%,其餘5套加幅介乎3.1%至4.3%。明報教育出版的《明報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是該科唯一價格維持不變的教科書。6套公經社課本列書目表 下學年起,公民、經濟與社會科將在中一全面推行,教育局把6套該科的中一教科書列入《適用書目表》,其中,明報教育出版的教科書一套售價276元,是6套中最高。至於售價最低的是齡記出版的《新里程公民、經濟與社會》,每套售價160元。書目表亦透露,6套教科書在上月底始通過審批,並註明「尚未有印行本」。 另外,本報亦發現有多套教科書加幅高於平均,例如初小英文科的《Longman English Leap》等7套紙本和電子教科書,至少連續兩年加價,今年售價為873元,較去年上升7%,售價累計上升12.1%。高中的《現代中學數學》售價加幅亦達6.8%,不過,去年曾凍結售價。每套售價加幅達6%的《新里程旅遊與款待》,亦曾在去年凍結售價。朱國強:恐加重家長負擔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指,今次平均加幅高於通脹,相信會令學生的開學支出增加,加重家長負擔,他呼籲學校,除非課程有重大改動,或需要推行新課程,否則應盡量容許學生使用二手課本。有不願具名的出版業界人士相信,通脹和學齡人口結構性下跌,是業界調高教科書售價的主因。他稱學齡人口減少之下,教科書市場明顯萎縮,更形容即使平均加幅有3.16%,也未能抵銷市場萎縮帶來的損失。至於公民科教科書在減價戰後售價升幅較明顯,他相信與業界估計市場已逐步穩定有關。 教育局表示,出版社定價時已盡量克制,減輕家長負擔,又認為相對2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升幅,新學年教科書的「價格升幅尚算溫和」。當局稱,一直通過書簿津貼或綜援資助有需要的學生,本學年兩項計劃的受惠人數約為20萬,佔全港中小學生人數31%。
People Also Search
- 【PD教育指南針】新學年教科書價格均上調2.9%|科學課有課本降價近7成 - Parents Daily
- 新學年教科書平均價格升2.9% 有小學科學科課本減價近7成
- 教科書下學年加價2.9%超通脹 - 20250424 - 港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 中小學平均購書費 上升2.9%及5.7% 升幅高於通脹 - 消費者委員會
- Parents Daily - 【#PD教育指南針】消委會:中小學平均書費逾3,000元 按年加價4.2%...
- 消委會|24/25學年逾9成半中小學教科書加價平均4.2% 近10年最高
- 親子新聞|新學年教科書平均加價3.16% 教育局︰升幅尚算溫和
- 書簿費|9月新學年教科書平均加價1.4% 近半凍價減價
- 新學年中小學購書費分別上升2.9%和5.7% 升幅高於通脹 新冠疫情影響 傳統和電子書要兼備 | 消費者委員會
- 新學年教科書價格平均加3.16% - 星島日報
教育局昨公布新學年的教科書價格,課本平均價格較本學年上升2.9%,升幅與去年相若,凍價和降價的課本則佔整體課本數目約25%,有小學教科書錄得超過10%至18%的跌幅。此外,小學科學科及人文科將在新學年於小一及小四全面推行,本報統計發現,兩科均有教科書減價,小學科學科更有教科書減價69%。教育局表示,一直呼籲課本出版社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課本定價時盡量考慮當前的經濟情況,保持克制,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教育局昨更新《適用書目表》,公布新學年教科書價格,教育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2025/26學年《適用書目表》上印刷及電子課本的平均價格較2024/25學年上升約2.9%,其中,印刷課本價格較本學年上升2.91%,電子課本價格較本學年上升2.83%,兩者升幅對比本學年均微跌不足1個百分點,至於凍價和降價的課本則佔整體課本數目約25%。 本報統計新學年部分中文版教科書的價格變化,其中,由精工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學科教科書《達思化學》,全套書售價由本學年的2829.3元,加價369.2元至3198.5元,升幅達13%。不過,亦有部份教科書的價格下跌,例如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初小中文科教科書《快樂學語文》與《我愛學語文》,及初小常識科教科書《今日常識新領域 (第三版)》,新學年的價格均錄得超過10%至18%的跌幅。 小學人文科及科學科將在下學年起,在小一及小四開始推行,分3年逐步推行至涵蓋小一至小六。小學科學科的教科書中,由尊科數碼教育服務有限公司出版的《小學科學探索》,初小及高小教科書價格均由本學年的386元,減至118元,跌幅達69.4%,初小及高小其餘4套印刷課本及1套電子書的價格則維持不變。 至於小學人文科的教科書,由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現代小學人文》,初小課本價格亦由本學年的236元,減至186元,減幅達21.2%,高小課本則有本學年的276元,減至190元,減幅達31.5%。初小及高小其餘兩套印刷課本及1套電子書的價格則維持不變。 按學習階段分析,初中新學年的平均購書費為$3,464,按年升幅為5.4%,當中,中三的購書費錄得最顯著的升幅(+7.3%),原因是部分學校的中三用書量與上學年有顯著分別。舉例來說,中三購書費升幅較顯著的2間中學,於生活與社會科、電腦科及/或中國歷史科總共增加了7至8本書目,購書開支因此分別多逾$840及$720。其中一間學校表示此舉為更貼近教育局的課程指引。
教育局昨公布新學年的教科書價格,課本平均價格較本學年上升2.9%,升幅與去年相若,凍價和降價的課本則佔整體課本數目約25%,有小學教科書錄得超過10%至18%的跌幅。此外,小學科學科及人文科將在新學年於小一及小四全面推行,本報統計發現,兩科均有教科書減價,小學科學科更有教科書減價69%。教育局表示,一直呼籲課本出版社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課本定價時盡量考慮當前的經濟情況,保持克制,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教育局昨更新《適用書目表》,公布新學年教科書價格,教育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2025/26學年《適用書目表》上印刷及電子課本的平均價格較2024/25學年上升約2.9%,其中,印刷課本價格較本學年上升2.91%,電子課本價格較本學年上升2.83%,兩者升幅對比本學年均微跌不足1個百分點,至於凍價和降價的課本則佔整體課本數目約25%。 本報統計新學年部分中文版教科書的價格變化,其中,由精工出版...
按照科目分析,初中每級的英文科平均購書費最高,約$770,其次為綜合科學、中文及數學科,平均購書費約$488至$517。餘下科目的平均購書費均不高於$325。 高中的平均購書費為$2,425,較上學年低0.4%。中六的平均購書費($958)遠低於中四及中五,主要是因為學校一般會安排高中學生於中四及中五陸續購買該學習階段所需的書本。中文、英文及數學科的高中總平均購書開支由約$1,107(中文科)至$1,983(數學科)不等。選修科目中,總平均購書費較高的首5個科目為化學、生物、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購書開支由約$1,889至$2,494不等;其他科目的平均購書費大部分不少於$390。 綜合初中及高中新學年的購書開支,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為$2,944,較上學年上升2.9%。 調查的中學絕大部分(44間)有委託書商印製書單,並獲書商提供購書折扣優惠。今年只有5成中學(22間)獲書商提供88折至9折優惠,數量較去年的調查少2成;餘下22間中學只獲91折至95折。經學校集體購書通常取得較高折扣,15間調查的中學如學生自行到書商的門市購書,折扣會少2至7個百分點。 為迎接新學年,家長臨近暑假就開始要為孩子買新一年的教科書。消費者委員會今日(15日)發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並就本年度教科書價格作調查,發現2024/25學年逾9成半中小學廣用書加價,整體書價平均升幅為4.2%,達至近10年來最高水平,與同期通脹率的1.9%的差距更擴闊至2.3個百分點。 教育局指,消委會的調查和取樣方法與該局不同,調查數量只佔「適用書目表」約23%。局方引述消委會表示,出版社去年有為個別書冊大幅減價,即使新學年訂價有所回升,其實際價格已較前年減價前低。
按照科目分析,初中每級的英文科平均購書費最高,約$770,其次為綜合科學、中文及數學科,平均購書費約$488至$517。餘下科目的平均購書費均不高於$325。 高中的平均購書費為$2,425,較上學年低0.4%。中六的平均購書費($958)遠低於中四及中五,主要是因為學校一般會安排高中學生於中四及中五陸續購買該學習階段所需的書本。中文、英文及數學科的高中總平均購書開支由約$1,107(中文科)至$1,983(數學科)不等。選修科目中,總平均購書費較高的首5個科目為化學、生物、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購書開支由約$1,889至$2,494不等;其他科目的平均購書費大部分不少於$390。 綜合初中及高中新學年的購書開支,中學生的平均購書費為$2,944,較上學年上升2.9%。 調查的中學絕大部分(44間)有委託書商印製書單,並獲書商提供購書折扣優惠。今年只有5成中學(22...
消委會就2024/25年度教科書價格作調查,於去年購書費調查所收集到的學校書單中,抽出較多中小學選用的印刷版教科書(廣用書),並去信相關出版社查詢新學年的書目訂價。撇除將於新學年改版或停刊的書目後,計算出同版廣用書於2個學年間的價格變動。 是次調查涵蓋28間出版社,共1,077本廣用書,小學及中學用書分別佔440本和637本。當中有82%的書目列於教育局「適用書目表」內,比例與去年的81%相若。 消委會調查發現,於2024/25學年逾9成半中小學廣用書加價,整體書價平均升幅為4.2%,達至近10年來最高水平,與同期通脹率1.9%的差距更擴闊至2.3個百分點。 教育局今日(21日)在「適用書目表」網頁公布新學年課本價格,包括印刷及電子課本。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謝婉貞表示,近2年本港經濟受疫情嚴重打擊,各行各業均受影響,包括教科書營運,惟呼籲出版社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家長共度時艱,盡量克制課本定價,最終下學年(2021/22學年)有近45%課本凍價甚或減價,其餘加幅仍屬溫和。 她又指,在2020/21學年,受惠於「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學生人數超過25萬,佔全港中、小學生人數約36%,津貼總額達12億元。 獲聘做政府助理文書主任月薪$1.5萬,大學生猶豫應否退學:搵多2年錢,詳情即睇【下一頁】 每年新學年,學生均需購買新書和相關教材,書簿費動輒數千元,開支不少。消費者委員會公布2022/23年度中小學購書費調查結果,發現小學生及中學生的整體平均購書費(包括作業、補充練習及其他學材的開支),分別較上學年上升5.7%及2.9%,升幅顯著高於同期通脹(1.7%)。調查結果顯示,選用不同書冊、作業及補充練習數量多寡、書商提供的購書折扣、新學年的學材與去年不同,均是影響購書費的因素。除購書費外,學生或需要額外繳付學校自編教材的印刷費,以至購買平板電腦或手提電腦等電子裝置以配合電子教學,亦是另一筆不菲的開支。
消委會就2024/25年度教科書價格作調查,於去年購書費調查所收集到的學校書單中,抽出較多中小學選用的印刷版教科書(廣用書),並去信相關出版社查詢新學年的書目訂價。撇除將於新學年改版或停刊的書目後,計算出同版廣用書於2個學年間的價格變動。 是次調查涵蓋28間出版社,共1,077本廣用書,小學及中學用書分別佔440本和637本。當中有82%的書目列於教育局「適用書目表」內,比例與去年的81%相若。 消委會調查發現,於2024/25學年逾9成半中小學廣用書加價,整體書價平均升幅為4.2%,達至近10年來最高水平,與同期通脹率1.9%的差距更擴闊至2.3個百分點。 教育局今日(21日)在「適用書目表」網頁公布新學年課本價格,包括印刷及電子課本。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謝婉貞表示,近2年本港經濟受疫情嚴重打擊,各行各業均受影響,包括教科書營運,惟呼籲出版社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家長共度時艱,盡...
消委會獲教育局協助,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在全港抽出86間小學及76間中學,再由本會向學校發信收集新學年和上學年的書單及有關資料,包括必須購買的課本、作業及校本教材等的費用。調查共得到50間小學和48間中學提供相關資料,有效回覆率為60.5%。消委會根據各學校提供的詳細資料,包括書單、學生可選修的科目及選科的組合方式,加以分析及計算出各級別的平均購書費用及兩學年間的變化。 調查的小學新學年平均購書費為$3,177,按年顯著上升5.7%,升幅高於去年的5.3%;各級別的平均購書費介乎$2,926至$3,369,按年升幅介乎4.8%至6.4%。而高小新學年的平均購書費($3,329)則比初小($3,025)高出1成。按照科目分析,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科的平均購書費由$539(常識科)至$836(英文科)不等;其餘科目的購書費則不高於$250,以普通話科及音樂科相對較高。 至於中學新學年的平均購書費為$2,944,按年上升2.9%,較去年的升幅(3.6%)略低,但仍高於同期通脹(1.7%)。按學習階段分析,初中的平均購書費為$3,464,按年升幅為5.4%。中三的購書費錄得的升幅(7.3%)最顯著,原因是部分學校的用書量與上學年有明顯分別,例如有學校為更貼近教育局的課程指引,讓學生為高中選科作準備,於生活與社會科、電腦科及/或中國歷史科共增加7至8本書目,令相關購書開支增加逾$720。高中方面,平均購書費為$2,425,較上學年低0.4%。由於正值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與通識教育科的交接期,兩學年的中四及中五購書情況受上學年的安排所影響。就中四而言,上學年公民科用書並未完成評審,所以大部分學校因而選擇使用教育局的學與教資源及自編教材;而新學年約8成半學校表示會選用適用書目表內公民科的課本(約$170至$220),相關購書費因此有所上升。至於中五級,新學年大部分學生全年度只需購買1本公民科用書,較以往通識教育科需購買2至3 本課本少;因此中五公民科平均購書費較上學年少。 除教科書外,學校亦會規定學生購買一定數量的練習作為必要教材,因而亦影響購書費的總數。在小學級別方面,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科平均使用8至10本書目,每科的作業及補充練習平均為5本,分別佔各科用書量50至66%。當中較多小學選用的中文科和數學科練習均在新學年加價逾8.6%,相信是小學整體購書費錄得顯著升幅的原因之一。中學級別方面,初中以英文科的用書量較高,平均為4本,中文及數學科則平均使用2本書目,高中必修科的平均用書量為2本(不包括通識教育科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教育局昨公布新學年的教科書價格,課本平均價格較本學年升3.16%,升幅較去年稍高。本報統計發現,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教科書的減價戰不再,7套課本中有6套加價,升幅最高達12.1%。另外,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科下學年起在中一全面推行,中一級的中英文課本各有6套列入《適用書目表》,價格介乎160元至276元一套。教育局表示,出版社定價時已盡量克制,但有立法會議員指平均加幅高於通脹,或加重家長負擔。 教育局昨更新《適用書目表》,公布新學年教科書價格,平均加幅為3.16%,其中,印刷課本價格加幅為3.14%,電子書則上升3.44%,有26%教科書價格維持不變。新學年加幅較大的教科書包括去年曾出現減價戰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7套教科書當中有6套加價。加幅最大的是由現代教育研究社出版的《現代公民與社會發展》,一套由594元加至666元,升幅達12.1%,其餘5套加幅介乎3.1%至4.3%。明報教育出版的《明報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是該科唯一價格維持不變的教科書。6套公經社課本列書目表 下學年起,公民、經濟與社會科將在中一全面推行,教育局把6套該科的中一教科書列入《適用書目表》,其中,明報教育出版的教科書一套售價276元,是6套中最高。至於售價最低的是齡記出版的《新里程公民、經濟與社會》,每套售價160元。書目表亦透露,6套教科書在上月底始通過審批,並註明「尚未有印行本」。 另外,本報亦發現有多套教科書加幅高於平均,例如初小英文科的《Longman English
消委會獲教育局協助,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在全港抽出86間小學及76間中學,再由本會向學校發信收集新學年和上學年的書單及有關資料,包括必須購買的課本、作業及校本教材等的費用。調查共得到50間小學和48間中學提供相關資料,有效回覆率為60.5%。消委會根據各學校提供的詳細資料,包括書單、學生可選修的科目及選科的組合方式,加以分析及計算出各級別的平均購書費用及兩學年間的變化。 調查的小學新學年平均購書費為$3,177,按年顯著上升5.7%,升幅高於去年的5.3%;各級別的平均購書費介乎$2,926至$3,369,按年升幅介乎4.8%至6.4%。而高小新學年的平均購書費($3,329)則比初小($3,025)高出1成。按照科目分析,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科的平均購書費由$539(常識科)至$836(英文科)不等;其餘科目的購書費則不高於$250,以普通話科及音樂科相對較高。 至於中學新學年的平均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