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 腾讯新闻
为应对全球教育危机和数字化转型等挑战,世界各国和组织机构不断提升战略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围绕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STEM教育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海外办学扩优提质等议题,各国与国际组织陆续出台了系列推动基础教育变革的战略政策,通过国际倡议、战略引领、政策规范、国际合作等方式,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宋佳,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人员 国家课程体系是国家教育质量的基石。各国正通过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修订,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需求,将核心素养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趋势。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正通过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以及构建全球数字学习网络等措施,加强教育系统、知识传播和信息获取,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国家课程体系是国家教育质量的基石。各国正通过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修订,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需求,将核心素养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 例如,澳大利亚的国家课程体系已进行了第九版修订,新加坡正计划启动《2030年教育科技总体规划》。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已成为全球性教育热点领域。各国通过国家战略指引、课程更新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专业教师培养等措施提升本国STEM教育质量,以培养具备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未来社会必备技能的人才。 宋 佳,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人员 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通过的《仁川宣言》明确指出:“必须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ICT)来加强教育系统、知识传播、信息获取、高质量和有效学习,更有效地提供教育服务。”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将数字化转型变革视为各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抓手,出台了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政策,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技术创新战略(2022-2025年)》、法国发布了《2023-2027年教育数字化战略》、日本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2021-2025年)》、非洲发布了《非洲数字转型战略(2020-2030年)》等。 总体而言,全球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变革呈现出四大主要趋势:一是夯实数字基础建设,如德国通过实行“中小学数字协议”加大数字教育基础建设投资,新加坡为中小学购入LED展示屏和专项拨款支持数字环境更新,韩国为低收入人群免费提供计算机和网络支援,日本通过实施“GIGA学校计划”实现让每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的目标。二是开发应用数字资源,如法国通过发展“数字公域”和“资源账户”实现资源共享,日本自2024年起正式在小学和初中使用并普及电子教科书,美国建立虚拟特许学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三是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如欧盟、经合组织、法国等将教师数字素养作为能力框架的衡量指标,英国、法国、美国等将编程设为学生修习科目。四是构建全球数字学习网络,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全球公共数字学习倡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探索终身学习模式,构建数字化协同治理体系。 国家课程体系根植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发展、素养提升等情况,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科学严谨的国家课程体系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结合时代背景及时对国家课程进行修订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例如:澳大利亚对其国家课程体系已进行了第九版修订,新课程以八大学习领域、七大通用能力、三大跨学科主题教育为骨架,搭建起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菲律宾为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在基础教育课程修订过程中,特别强调价值观教育与和平教育。 单纯的知识学习已无法满足数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各国重视将核心素养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如新加坡正计划启动《2030年教育科技总体规划》,在课程体系中融入21世纪核心能力框架,利用技术加强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个性化学习;日本发布《科学技术创新白皮书2023》,将STEM教育、探究能力教学、GIGA学校计划(每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终端)等纳入中小学教育发展目标。除此之外,各国在食育、可持续发展课程方面等也有所行动,如英国自2013年起将食品安全课程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将烹饪实践课程以国家强制性课程的形式列为基础教育阶段1-9年级的必修课;德国萨尔州和澳大利亚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孙竞、李依环) 国际基础教育创新趋势论坛1月19日在京举行。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正式发布《国际基础教育创新趋势报告2024》。 李永智介绍,在分析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重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背景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近十年对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的持续跟踪研究,系统梳理相关领域战略规划、政策文件、国际倡议和研究报告,经过专家反复咨询论证,总结了全球基础教育创新的八个趋势——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师生的数字素养提升日益得到全球基础教育的重视,成为继识字、计算等基础素养之后,每个公民必备的新型基本能力。 数字素养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能力,而且关乎更深层次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情感能力。 各国自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模式,加强相关保障支持,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家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People Also Search
- 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_腾讯新闻
- 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期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 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维普期刊官网】- 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 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是什么(教育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_社会
- 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中小学|优秀教师|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科学_手机网易网
- 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 - 今日头条
- 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 - 360doc.com
- 2023全球基础教育十大事件发布_腾讯新闻
- 特别关注|国际基础教育的八个创新趋势——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_领域_发展_社会
为应对全球教育危机和数字化转型等挑战,世界各国和组织机构不断提升战略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围绕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STEM教育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海外办学扩优提质等议题,各国与国际组织陆续出台了系列推动基础教育变革的战略政策,通过国际倡议、战略引领、政策规范、国际合作等方式,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宋佳,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人员 国家课程体系是国家教育质量的基石。各国正通过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修订,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需求,将核心素养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趋势。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正通过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以及构建全球数字学习网络等措施,加强教育系统、知识传播和信息获取,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国家课程体系是国家教育质量的基石。各国正通过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修订,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需求,将核心素养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 例如,澳大利亚的国家课程体系已进行了第九版修订,新加坡正计划启动《2030年教育科技总体规划》。
为应对全球教育危机和数字化转型等挑战,世界各国和组织机构不断提升战略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围绕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STEM教育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海外办学扩优提质等议题,各国与国际组织陆续出台了系列推动基础教育变革的战略政策,通过国际倡议、战略引领、政策规范、国际合作等方式,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宋佳,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人员 国家课程体系是国家教育质量的基石。各国正通过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修订,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需求,将核心素养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趋势。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正通过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开发数字教育资源...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已成为全球性教育热点领域。各国通过国家战略指引、课程更新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专业教师培养等措施提升本国STEM教育质量,以培养具备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未来社会必备技能的人才。 宋 佳,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人员 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通过的《仁川宣言》明确指出:“必须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ICT)来加强教育系统、知识传播、信息获取、高质量和有效学习,更有效地提供教育服务。”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将数字化转型变革视为各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抓手,出台了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政策,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技术创新战略(2022-2025年)》、法国发布了《2023-2027年教育数字化战略》、日本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2021-2025年)》、非洲发布了《非洲数字转型战略(2020-2030年)》等。 总体而言,全球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变革呈现出四大主要趋势:一是夯实数字基础建设,如德国通过实行“中小学数字协议”加大数字教育基础建设投资,新加坡为中小学购入LED展示屏和专项拨款支持数字环境更新,韩国为低收入人群免费提供计算机和网络支援,日本通过实施“GIGA学校计划”实现让每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的目标。二是开发应用数字资源,如法国通过发展“数字公域”和“资源账户”实现资源共享,日本自2024年起正式在小学和初中使用并普及电子教科书,美国建立虚拟特许学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三是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如欧盟、经合组织、法国等将教师数字素养作为能力框架的衡量指标,英国、法国、美国等将编程设为学生修习科目。四是构建全球数字学习网络,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全球公共数字学习倡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探索终身学习模式,构建数字化协同治理体系。 国家课程体系根植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发展、素养提升等情况,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科学严谨的国家课程体系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结合时代背景及时对国家课程进行修订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例如:澳大利亚对其国家课程体系已进行了第九版修订,新课程以八大学习领域、七大通用能力、三大跨学科主题教育为骨架,搭建起了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菲律宾为培养负责任的世界公民,在基础教育课程修订过程中,特别强调价值观教育与和平教育。 单纯的知识学习已无法满足数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各国重视将核心素养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如新加坡正计划启动《2030年教育科技总体规划》,在课程体系中融入21世纪核心能力框架,利用技术加强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个性化学习;日本发布《科学技术创新白皮书2023》,将STEM教育、探究能力教学、GIGA学校计划(每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终端)等纳入中小学教育发展目标。除此之外,各国在食育、可持续发展课程方面等也有所行动,如英国自2013年起将食品安全课程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将烹饪实践课程以国家强制性课程的形式列为基础教育阶段1-9年级的必修课;德国萨尔州和澳大利亚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已成为全球性教育热点领域。各国通过国家战略指引、课程更新建设、基础设施完善、专业教师培养等措施提升本国STEM教育质量,以培养具备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未来社会必备技能的人才。 宋 佳,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人员 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通过的《仁川宣言》明确指出:“必须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ICT)来加强教育系统、知识传播、信息获取、高质量和有效学习,更有效地提供教育服务。”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将数字化转型变革视为各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抓手,出台了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政策,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技术创新战略(2022-2025年)》、法国发布了《2023-2027年教育数字化战略》、日本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2021-2025年)》、非洲发布了《非...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孙竞、李依环) 国际基础教育创新趋势论坛1月19日在京举行。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正式发布《国际基础教育创新趋势报告2024》。 李永智介绍,在分析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重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背景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近十年对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的持续跟踪研究,系统梳理相关领域战略规划、政策文件、国际倡议和研究报告,经过专家反复咨询论证,总结了全球基础教育创新的八个趋势——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师生的数字素养提升日益得到全球基础教育的重视,成为继识字、计算等基础素养之后,每个公民必备的新型基本能力。 数字素养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能力,而且关乎更深层次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情感能力。 各国自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模式,加强相关保障支持,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家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孙竞、李依环) 国际基础教育创新趋势论坛1月19日在京举行。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正式发布《国际基础教育创新趋势报告2024》。 李永智介绍,在分析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重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背景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近十年对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的持续跟踪研究,系统梳理相关领域战略规划、政策文件、国际倡议和研究报告,经过专家反复咨询论证,总结了全球基础教育创新的八个趋势——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师生的数字素养提升日益得到全球基础教育的重视,成为继识字、计算等基础素养之后,每个公民必备的新型基本能力。 数字素养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能力,而且关乎更深层次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情感能力。 各国自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模式,加强相关保障支持,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家创新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