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 五个重大关系 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建设教育强国 理论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Leo Migdal
-
科学把握 五个重大关系 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建设教育强国 理论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支撑。本文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五个重大关系”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深刻揭示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究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与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有益参考。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章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这“五个重大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直面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要害,揭示出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规律,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正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深刻领会和正确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从国家战略上看,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成为联接三者的纽带和途径。从民生需求上看,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把教育强国的战略先导作用和根本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最终目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处理好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既要抓实战略举措,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又要聚焦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教育需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解决好人民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五个重大关系”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领导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总结的深刻认识,是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一系列内外部基本关系的集中概括,是运用系统思维思考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把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五个重大关系”论述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落实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要求提供了着力点,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工作、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两个核心价值追求。支撑国家战略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满足民生需求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价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破解人民群众各类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也就是说,教育强国建设在支撑国家战略的同时,不能忽视民生需求,而是要在不断满足民生需求的过程中有力支撑国家战略实施。 这是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方向。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矛盾。知识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是保存和传播人类生存与发展经验的基本手段,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基本途径;全面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要求,在党的教育方针中表述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把握好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和素质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能力。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扎实的本领、综合的能力。正因如此,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关系,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有效的知识学习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则实现了知识学习的功能价值。 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体现了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成长的过程,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双重要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本体要求,满足社会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要建立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以社会需要倒逼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教育供给与社会需要的适配性。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卡脖子”问题,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完善的教育结构和体系。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兼顾培养人才与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二者的统一。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日报》”。 9月23日,甘肃兰州城关区伏龙坪小学的学生们变身“小菜农”,体验劳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五个重大关系”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领导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总结的深刻认识,是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一系列内外部基本关系的集中概括,是运用系统思维思考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把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五个重大关系”论述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落实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要求提供了着力点,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工作、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两个核心价值追求。支撑国家战略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满足民生需求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价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破解人民群众各类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也就是说,教育强国建设在支撑国家战略的同时,不能忽视民生需求,而是要在不断满足民生需求的过程中有力支撑国家战略实施。

People Also Search

编者按: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支撑。本文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五个重大关系”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深刻揭示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究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与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有益参考。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章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这“五个重大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直面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要害,揭示出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规律,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正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深刻领会和正确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以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从国家战略上看,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成为联接三者的纽带和途径。从民生需求上看,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把教育强国的战略先导作用和根本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明确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最终目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处理好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既要抓实战略举措,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又要聚焦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教育需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解决好人民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编者按: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支撑。本文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五个重大关系”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深刻揭示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究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与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有益参考。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章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这“五个重大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直面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要害,揭示出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规律,为建设教育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五个重大关系”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领导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总结的深刻认识,是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一系列内外部基本关系的集中概括,是运用系统思维思考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把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五个重大关系”论述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落实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要求提供了着力点,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工作、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两个核心价值追求。支撑国家战略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满足民生需求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价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破解人民群众各类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也就是说,教育强国建设在支撑国家战略的同时,不能忽视民生需求,而是要在不断满足民生需求的过程中有力支撑国家战略实施。 这是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方向。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矛盾。知识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是保存和传播人类生存与发展经验的基本手段,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基本途径;全面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要求,在党的教育方针中表述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把握好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和素质能力上下功夫,让学生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能力。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扎实的本领、综合的能力。正因如此,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关系,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有效的知识学习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则实现了知识学习的功能价值。 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体现了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成长的过程,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双重要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本体要求,满足社会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要建立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以社会需要倒逼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教育供给与社会需要的适配性。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卡脖子”问题,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完善的教育结构和体系。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兼顾培养人才与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二者的统一。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日报》”。 9月23日,甘肃兰州城关区伏龙坪小学的学生们变身“小菜农”,体验劳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五个重大关系”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领导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总结的深刻认识,是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一系列内外部基本关系的集中概括,是运用系统思维思考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把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五个重大关系”论述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落实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要求提供了着力点,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工作、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两个核心价值追求。支撑国家战略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满足民生需求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价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破解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五个重大关系”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领导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总结的深刻认识,是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一系列内外部基本关系的集中概括,是运用系统思维思考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把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五个重大关系”论述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落实建设教育强国的实践要求提供了着力点,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工作、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两个核心价值追求。支撑国家战略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满足民生需求强调的是教育强国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价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破解人民群众各类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也就是说,教育强国建设在支撑国家战略的同时,不能忽视民生需求,而是要在不断满足民生需求的过程中有力支撑国家战略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五个重大关系”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领导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总结的深刻认识,是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一系列内外部基本关系的集中概括,是运用系统思维思考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把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五个重大关系”论述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