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最新研究 未來教育9大趨勢重點為何 親子天下

Leo Migdal
-
google最新研究 未來教育9大趨勢重點為何 親子天下

許多攸關未來教育的研究,都從非教育現場的聲音出發,難與教育現場接軌。Google for Education借力國際研究機構,走訪24國,與許多教育現場領袖和相關人士歷時兩年做成3份報告,帶大家看到融合遠景與實務、截然不同的「教育新未來」。 但研究報告常常比較聚焦在描繪不同專業領袖看見的遠景,少了各地教育工作者與意見領袖的聲音,不容易串接當下現實與未來。所以,當 Google for Education 在2022年底分三批公布近200頁的《未來教育》(Future of Education)報告時,引起了不少矚目。 這不只是因為 Google 本身就有為教育界量身打造的工具,而深入了解教育界人士與未來世代的學生;它的企業經營與研究都走在時代前端,了解世局趨勢;以及旗下服務匯聚了世人的思維與行為洞察,貼近現實;更因為這份報告與全球行為洞察研究機構 Canvas8 合作,共歷時兩年、跨越了24個國家,帶領讀者走訪產官學界,看到了比其他報告更進一步的未來需求與教育趨勢,還包含了如何教與如何學,以及教育與學習生態系未來將如何轉變,希望能夠呈現「截然不同」的未來。 強調以科技重塑教育的媒體《The Journal》也採訪了相關單位。綜合這份採訪以及報告原稿,光是從他們所看到的未來,的確就已經超越目前許多報告對世局的認識。 已經有太多機構提出過未來人才需要問題解決者、教育應與實務接軌、終身學習等概念,但是這份報告看到了更進一步的演變。 許多攸關未來教育的研究,都從非教育現場的聲音出發,難以與教育現場接軌。Google for Education 借力國際研究機構,走訪24個國家,與許多教育現場領袖和相關人士,歷時二年做成三份報告,帶大家看到融合遠景與實務、截然不同的「教育新未來」。

但研究報告常常比較聚焦在描繪不同專業領袖看見的遠景,少了各地教育工作者與意見領袖的聲音,不容易串接當下現實與未來。所以,當 Google for Education 在2022年底分三批公布近200頁的《未來教育》(Future of Education)報告時,引起了不少矚目。 這不只是因為 Google 本身就有為教育界量身打造的工具而深入了解教育界人士與未來世代的學生;它的企業經營與研究都走在時代前端,了解世局趨勢;旗下服務匯聚了世人的思維與行為洞察,貼近現實;更因為這份報告與全球行為洞察研究機構 Canvas8 合作,共歷時二年、跨越了24個國家,帶領讀者走訪產官學界,看到了比其他報告更進一步的未來需求與教育趨勢,還包含了如何教與如何學,以及教育與學習生態系未來將如何轉變,希望能夠呈現「截然不同」的未來。 強調以科技重塑教育的媒體《The Journal》也採訪了相關單位。綜合這份採訪以及報告原稿,光是從他們所看到的未來,的確就已經超越目前許多報告對世局的認識。 已經有太多機構提出過未來人才需要問題解決者、教育應與實務接軌、終身學習等概念,但是這份報告看到了更進一步的演變。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新聞稿】2025年7月29日 –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新世代學習與生活的影響日益深遠。然而,當科技進步的速度超越了素養教育的普及,一項由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台灣翻轉未來創新協會)發起的「全國國中小學師生AI素養大調查」揭示了令人擔憂的現象:中小學生使用AI的普及程度超出大人預期,但師生普遍呈現相當程度的焦慮,並一致表達對AI素養教育的迫切需求。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新聞稿】2025年7月29日 –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新世代學習與生活的影響日益深遠。然而,當科技進步的速度超越了素養教育的普及,一項由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台灣翻轉未來創新協會)發起的「全國國中小學師生AI素養大調查」揭示了令人擔憂的現象:中小學生使用AI的普及程度超出大人預期,但師生普遍呈現相當程度的焦慮,並一致表達對AI素養教育的迫切需求。

AI對教育與世界的影響來勢洶洶且眾說紛紜,掀起各種臆測、甚至恐慌,擔心未來的工作或決策機制被AI取代。 人們指望教育界能夠提供指引。長期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OECD工商與教育政策發展與AI未來計畫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教材重設計中心」創辦人暨主席查爾斯・費德(Charles Fadel)指出,在變化愈快、愈不確定的世界中,最好的避險方法就是發展讓人們更有智慧的能力,就像給學生一把瑞士刀,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取出當下所需的工具、能力解決問題。 親子天下回顧自2017年以來已進行5屆的教育創新100募集,走訪各地,探索教育現場在AI時代迸發的新能量。我們發現,許多教育工作者正用不同的方式,傳授給孩子一把多功能且與時俱進的新時代瑞士刀。 2025 年的教育趨勢正快速進入全新世代。ChatGPT、AI 工具、智慧學習平台正全面影響孩子的學習方式,傳統死記硬背與單向教學已經跟不上腳步。 作為全台兒童程式教育的領導品牌,橘子蘋果團隊從第一線觀察中發現——真正領先的孩子,不是懂得最多、背得最快的,而是能夠掌握以下三大能力的孩子: 為了幫助更多家庭及早準備,我們整合了家長回饋、教育趨勢研究,以及橘子蘋果課程的研發脈絡,歸納出 2025 年五大教育趨勢與應對策略,陪你一起為孩子的未來打造強大基底!

過去 AI 是科技新創圈的熱門話題,現在卻已經深入校園與日常生活。教育部公布未來 108 課綱發展方向時,即將 AI 納入資訊課的核心。 家長該怎麼準備? 透過邏輯訓練與基礎程式設計,讓孩子了解「背後的思考過程」;而非單純操作介面。這也是為什麼 Python 與 Scratch 在近年廣受小學、國中的歡迎。

People Also Search

許多攸關未來教育的研究,都從非教育現場的聲音出發,難與教育現場接軌。Google For Education借力國際研究機構,走訪24國,與許多教育現場領袖和相關人士歷時兩年做成3份報告,帶大家看到融合遠景與實務、截然不同的「教育新未來」。 但研究報告常常比較聚焦在描繪不同專業領袖看見的遠景,少了各地教育工作者與意見領袖的聲音,不容易串接當下現實與未來。所以,當 Google For Education 在2022年底分三批公布近200頁的《未來教育》(Future Of Education)報告時,引起了不少矚目。

許多攸關未來教育的研究,都從非教育現場的聲音出發,難與教育現場接軌。Google for Education借力國際研究機構,走訪24國,與許多教育現場領袖和相關人士歷時兩年做成3份報告,帶大家看到融合遠景與實務、截然不同的「教育新未來」。 但研究報告常常比較聚焦在描繪不同專業領袖看見的遠景,少了各地教育工作者與意見領袖的聲音,不容易串接當下現實與未來。所以,當 Google for Education 在2022年底分三批公布近200頁的《未來教育》(Future of Education)報告時,引起了不少矚目。 這不只是因為 Google 本身就有為教育界量身打造的工具,而深入了解教育界人士與未來世代的學生;它的企業經營與研究都走在時代前端,了解世局趨勢;以及旗下服務匯聚了世人的思維與行為洞察,貼近現實;更因為這份報告與全球行為洞察研究機構 Canvas8 合作,共歷時兩年、跨越了2...

但研究報告常常比較聚焦在描繪不同專業領袖看見的遠景,少了各地教育工作者與意見領袖的聲音,不容易串接當下現實與未來。所以,當 Google For Education 在2022年底分三批公布近200頁的《未來教育》(Future Of Education)報告時,引起了不少矚目。 這不只是因為 Google 本身就有為教育界量身打造的工具而深入了解教育界人士與未來世代的學生;它的企業經營與研究都走在時代前端,了解世局趨勢;旗下服務匯聚了世人的思維與行為洞察,貼近現實;更因為這份報告與全球行為洞察研究機構

但研究報告常常比較聚焦在描繪不同專業領袖看見的遠景,少了各地教育工作者與意見領袖的聲音,不容易串接當下現實與未來。所以,當 Google for Education 在2022年底分三批公布近200頁的《未來教育》(Future of Education)報告時,引起了不少矚目。 這不只是因為 Google 本身就有為教育界量身打造的工具而深入了解教育界人士與未來世代的學生;它的企業經營與研究都走在時代前端,了解世局趨勢;旗下服務匯聚了世人的思維與行為洞察,貼近現實;更因為這份報告與全球行為洞察研究機構 Canvas8 合作,共歷時二年、跨越了24個國家,帶領讀者走訪產官學界,看到了比其他報告更進一步的未來需求與教育趨勢,還包含了如何教與如何學,以及教育與學習生態系未來將如何轉變,希望能夠呈現「截然不同」的未來。 強調以科技重塑教育的媒體《The Journal》也採訪了相關單位。綜合這份...

AI對教育與世界的影響來勢洶洶且眾說紛紜,掀起各種臆測、甚至恐慌,擔心未來的工作或決策機制被AI取代。 人們指望教育界能夠提供指引。長期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OECD工商與教育政策發展與AI未來計畫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教材重設計中心」創辦人暨主席查爾斯・費德(Charles Fadel)指出,在變化愈快、愈不確定的世界中,最好的避險方法就是發展讓人們更有智慧的能力,就像給學生一把瑞士刀,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取出當下所需的工具、能力解決問題。 親子天下回顧自2017年以來已進行5屆的教育創新100募集,走訪各地,探索教育現場在AI時代迸發的新能量。我們發現,許多教育工作者正用不同的方式,傳授給孩子一把多功能且與時俱進的新時代瑞士刀。 2025 年的教育趨勢正快速進入全新世代。ChatGPT、AI 工具、智慧學習平台正全面影響孩子的學習方式,傳統死記硬背與單向教學已經跟不上腳步。 作為全台兒童程式教育的領導品牌,橘子蘋果團隊從第一線觀察中發現——真正領先的孩子,不是懂得最多、背得最快的,而是能夠掌握以下三大能力的孩子: 為了幫助更多家庭及早準備,我們整合了家長回饋、教育趨勢研究,以及橘子蘋果課程的研發脈絡,歸納出 2025

AI對教育與世界的影響來勢洶洶且眾說紛紜,掀起各種臆測、甚至恐慌,擔心未來的工作或決策機制被AI取代。 人們指望教育界能夠提供指引。長期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OECD工商與教育政策發展與AI未來計畫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教材重設計中心」創辦人暨主席查爾斯・費德(Charles Fadel)指出,在變化愈快、愈不確定的世界中,最好的避險方法就是發展讓人們更有智慧的能力,就像給學生一把瑞士刀,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取出當下所需的工具、能力解決問題。 親子天下回顧自2017年以來已進行5屆的教育創新100募集,走訪各地,探索教育現場在AI時代迸發的新能量。我們發現,許多教育工作者正用不同的方式,傳授給孩子一把多功能且與時俱進的新時代瑞士刀。 2025 年的教育趨勢正快速進入全新世代。ChatGPT、AI 工具、智慧學習平台正全面影響孩子的學習方式,傳統死記硬背與單向教學已經跟不上腳步。 作為全台兒童程式...

過去 AI 是科技新創圈的熱門話題,現在卻已經深入校園與日常生活。教育部公布未來 108 課綱發展方向時,即將 AI 納入資訊課的核心。 家長該怎麼準備? 透過邏輯訓練與基礎程式設計,讓孩子了解「背後的思考過程」;而非單純操作介面。這也是為什麼 Python

過去 AI 是科技新創圈的熱門話題,現在卻已經深入校園與日常生活。教育部公布未來 108 課綱發展方向時,即將 AI 納入資訊課的核心。 家長該怎麼準備? 透過邏輯訓練與基礎程式設計,讓孩子了解「背後的思考過程」;而非單純操作介面。這也是為什麼 Python 與 Scratch 在近年廣受小學、國中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