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t Edu Tw 教學創新 深耕未來

Leo Migdal
-
ntut edu tw 教學創新 深耕未來

想「線上修學分課程」或 開設「線上學分課程」嗎? 請速速查看「線上數位課程學分修習機制」 活動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10010224141918932346 你第一次意識到「人生的選擇」,是在什麼年紀呢? 在選擇的路上,或許迷惘,或許跌撞,但也正是在這些嘗試中,未來的方向一點一滴浮現。 由《少年報導者》策劃的《我的14歲》專欄,持續記錄各領域人物的成長故事,呈現青春時期的多元路徑與選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近年推動「探索學習計畫」,提供學生不需休學、仍保有在學身分的「空檔年」(Gap Year) 學習選擇,打破傳統學習邊界,激發學生發掘自身熱情與潛能。... 校訊1659期 臺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於開學前在水源校區舉辦迎新活動,迎接第四屆新生。活動以「我在哪裡 × 我來到哪裡」與「設計思考初體驗 × 支援社群啟動」為主軸,不僅讓同學熟悉環境、彼此認識,更引導他們理解跨域學習所需的心態與行動轉變。 一早,師生圍坐成圈,學程主任張聖琳強調:「這裡很不一樣,你在這棟大樓不會找到所有老師,但只要願意主動出擊,就能連結到各個領域。」點出「主動」是跨域學習最重要的態度。... 當 AI 成為每個人都會使用的工具時,真正能決定你是否能勝出的,不再是誰會用 AI。 而是:誰能與人合作、誰能影響他人、誰能領導團隊,讓 #溝通智能 成為競爭優勢! ​ 特別邀請奧美集團董事總經理 #謝馨慧 (Abby),帶領大家思考: AI 趨勢帶來的正面與負面作用 為什麼「人際互動」與「溝通整合」是不可取代的能力 Z 世代如何在職場上培養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ce(CI,溝通智能) CI 如何幫助你預先準備、打造職場競爭力 ​ 當 AI 普及後,你要怎麼勝出?讓溝通智能成為競爭優勢 *... 7月15日,臺北市政府青年局暑期國際實習生計畫攜手臺大創新設計學院 D-School,共同舉辦《跨越國界:國際交流與實習經驗分享》活動。此次活動以全英語進行,聚焦兩大主題:「從世界看永續」與「走入夜市的減塑實驗」,吸引超過40位學生踴躍參與,即便在暑假期間仍展現出高度熱情,共同投入這場跨文化、跨領域的交流對話。... 《親子天下》2025教育創新100共創會於6月28日舉辦,共有365組報名,30位專家評審團評選出102組得獎者。本屆主題為「AI 時代,多元永續的教育」,著重 AI 對於教育的影響,強調打破框架、徵求不限主題的教育創新。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 (D-School) 自2021年起推動「探索學習計畫」,提供學生一條不需休學、仍保有在學身分的「空檔年」(Gap Year)...

理學院課程從外部系統架構到內部課程內容深化,以多元適性方式培育優秀跨域專業人才。在架構上,各系所重整課程地圖,為增加跨域學習的彈性,鼓勵學生跳脫刻板的領域界線及系所框架,審慎評估必修課程學分數。另外,持續推動探究式學習,結合真實情境觸發學習動機,鼓勵學生主動了解社會需求,運用專業能力實際參與解決社會問題。開始規劃「系進院出」的院學士模式,讓學生可依志趣結合領域專長修讀本院專屬的學士學位,塑造未來的多元可能性。 理學院在教學國際化的努力可分為四個面向,包括國際人才延攬和留才、增加英文課程的質量、與國外教師合作共同開課、營造國際學習環境,打造對國際學生與外籍教師友善的學術環境。 理學院各系所為精進專業課程的規劃,從做中學以體悟教材的精髓,開設實驗/實作課程,規劃專業與職涯課程,邀請系友及業界相關人士前來演講座談,促進學生與產業的關聯。系所開設書報討論、學術寫作課程,鼓勵學生對有興趣的議題,以探究式學習而進入專業領域。數學系、化學系、地理系成立「學士班榮譽學程」,鼓勵學術傾向高的學生,儘早投入高階領域研究。 理學院各系所皆開設與程式設計相關與專業學術寫作及口語表達的課程,使各領域的學生均具備運算思維、提升邏輯思考能力與終身學習動機。 理學院因應科技發展,與時俱進,鼓勵教學善用科技產品,創造學生多元學習環境,以豐富教學型態,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規劃AI in Science課程,讓本院學生因應AI的挑戰。 開創彈性多元與跨域自主學習之教育模式,激發學習熱情及提高學習動機達成終身學習教育理念。

People Also Search

想「線上修學分課程」或 開設「線上學分課程」嗎? 請速速查看「線上數位課程學分修習機制」 活動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10010224141918932346 你第一次意識到「人生的選擇」,是在什麼年紀呢? 在選擇的路上,或許迷惘,或許跌撞,但也正是在這些嘗試中,未來的方向一點一滴浮現。 由《少年報導者》策劃的《我的14歲》專欄,持續記錄各領域人物的成長故事,呈現青春時期的多元路徑與選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近年推動「探索學習計畫」,提供學生不需休學、仍保有在學身分的「空檔年」(Gap Year) 學習選擇,打破傳統學習邊界,激發學生發掘自身熱情與潛能。... 校訊1659期

想「線上修學分課程」或 開設「線上學分課程」嗎? 請速速查看「線上數位課程學分修習機制」 活動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10010224141918932346 你第一次意識到「人生的選擇」,是在什麼年紀呢? 在選擇的路上,或許迷惘,或許跌撞,但也正是在這些嘗試中,未來的方向一點一滴浮現。 由《少年報導者》策劃的《我的14歲》專欄,持續記錄各領域人物的成長故事,呈現青春時期的多元路徑與選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近年推動「探索學習計畫」,提供學生不需休學、仍保有在學身分的「空檔年」(Gap Year) 學習選擇,打破傳統學習邊界,激發學生發掘自身熱情與潛能。... 校訊1659期 臺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於開學前在水源校區舉辦迎新活動,迎接第四屆新生。活動以「我在哪裡 × 我來到哪裡」與「設計思考初體驗 × 支援社群啟動」為主軸,不僅讓同學熟悉環...

理學院課程從外部系統架構到內部課程內容深化,以多元適性方式培育優秀跨域專業人才。在架構上,各系所重整課程地圖,為增加跨域學習的彈性,鼓勵學生跳脫刻板的領域界線及系所框架,審慎評估必修課程學分數。另外,持續推動探究式學習,結合真實情境觸發學習動機,鼓勵學生主動了解社會需求,運用專業能力實際參與解決社會問題。開始規劃「系進院出」的院學士模式,讓學生可依志趣結合領域專長修讀本院專屬的學士學位,塑造未來的多元可能性。 理學院在教學國際化的努力可分為四個面向,包括國際人才延攬和留才、增加英文課程的質量、與國外教師合作共同開課、營造國際學習環境,打造對國際學生與外籍教師友善的學術環境。 理學院各系所為精進專業課程的規劃,從做中學以體悟教材的精髓,開設實驗/實作課程,規劃專業與職涯課程,邀請系友及業界相關人士前來演講座談,促進學生與產業的關聯。系所開設書報討論、學術寫作課程,鼓勵學生對有興趣的議題,以探究式學習而進入專業領域。數學系、化學系、地理系成立「學士班榮譽學程」,鼓勵學術傾向高的學生,儘早投入高階領域研究。 理學院各系所皆開設與程式設計相關與專業學術寫作及口語表達的課程,使各領域的學生均具備運算思維、提升邏輯思考能力與終身學習動機。 理學院因應科技發展,與時俱進,鼓勵教學善用科技產品,創造學生多元學習環境,以豐富教學型態,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規劃AI In Science課程,讓本院學生因應AI的挑戰。 開創彈性多元與跨域自主學習之教育模式,激發學習熱情及提高學習動機達成終身學習教育理念。

理學院課程從外部系統架構到內部課程內容深化,以多元適性方式培育優秀跨域專業人才。在架構上,各系所重整課程地圖,為增加跨域學習的彈性,鼓勵學生跳脫刻板的領域界線及系所框架,審慎評估必修課程學分數。另外,持續推動探究式學習,結合真實情境觸發學習動機,鼓勵學生主動了解社會需求,運用專業能力實際參與解決社會問題。開始規劃「系進院出」的院學士模式,讓學生可依志趣結合領域專長修讀本院專屬的學士學位,塑造未來的多元可能性。 理學院在教學國際化的努力可分為四個面向,包括國際人才延攬和留才、增加英文課程的質量、與國外教師合作共同開課、營造國際學習環境,打造對國際學生與外籍教師友善的學術環境。 理學院各系所為精進專業課程的規劃,從做中學以體悟教材的精髓,開設實驗/實作課程,規劃專業與職涯課程,邀請系友及業界相關人士前來演講座談,促進學生與產業的關聯。系所開設書報討論、學術寫作課程,鼓勵學生對有興趣的議題,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