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深耕 教學創新推動計畫 臺大教務處

Leo Migdal
-
高教深耕 教學創新推動計畫 臺大教務處

活動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10010224141918932346 你第一次意識到「人生的選擇」,是在什麼年紀呢? 在選擇的路上,或許迷惘,或許跌撞,但也正是在這些嘗試中,未來的方向一點一滴浮現。 由《少年報導者》策劃的《我的14歲》專欄,持續記錄各領域人物的成長故事,呈現青春時期的多元路徑與選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近年推動「探索學習計畫」,提供學生不需休學、仍保有在學身分的「空檔年」(Gap Year) 學習選擇,打破傳統學習邊界,激發學生發掘自身熱情與潛能。... 校訊1659期 臺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於開學前在水源校區舉辦迎新活動,迎接第四屆新生。活動以「我在哪裡 × 我來到哪裡」與「設計思考初體驗 × 支援社群啟動」為主軸,不僅讓同學熟悉環境、彼此認識,更引導他們理解跨域學習所需的心態與行動轉變。 一早,師生圍坐成圈,學程主任張聖琳強調:「這裡很不一樣,你在這棟大樓不會找到所有老師,但只要願意主動出擊,就能連結到各個領域。」點出「主動」是跨域學習最重要的態度。... 當 AI 成為每個人都會使用的工具時,真正能決定你是否能勝出的,不再是誰會用 AI。 而是:誰能與人合作、誰能影響他人、誰能領導團隊,讓 #溝通智能 成為競爭優勢! ​ 特別邀請奧美集團董事總經理 #謝馨慧 (Abby),帶領大家思考: AI 趨勢帶來的正面與負面作用 為什麼「人際互動」與「溝通整合」是不可取代的能力 Z 世代如何在職場上培養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ce(CI,溝通智能) CI 如何幫助你預先準備、打造職場競爭力 ​ 當 AI 普及後,你要怎麼勝出?讓溝通智能成為競爭優勢 *... 7月15日,臺北市政府青年局暑期國際實習生計畫攜手臺大創新設計學院 D-School,共同舉辦《跨越國界:國際交流與實習經驗分享》活動。此次活動以全英語進行,聚焦兩大主題:「從世界看永續」與「走入夜市的減塑實驗」,吸引超過40位學生踴躍參與,即便在暑假期間仍展現出高度熱情,共同投入這場跨文化、跨領域的交流對話。... 《親子天下》2025教育創新100共創會於6月28日舉辦,共有365組報名,30位專家評審團評選出102組得獎者。本屆主題為「AI 時代,多元永續的教育」,著重 AI 對於教育的影響,強調打破框架、徵求不限主題的教育創新。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 (D-School) 自2021年起推動「探索學習計畫」,提供學生一條不需休學、仍保有在學身分的「空檔年」(Gap Year)... 國立臺灣大學(下稱本校)在高教深耕第一階段已建立「固本深化、跨域創新、多元探索、自主學習」的學習架構。在2025年THE跨領域跨學科排名,本校獲得全球第21名的佳績,彰顯本校跨域學研的亮眼成果。

第二階段計畫將進一步強化跨域學習制度,擴展學習場域至海外及產業,提供更多國際交流與實作機會,促進自主學習與產學連結。同時,持續推動多元入學、學生輔導及資源共享,致力於培育國家所需的領導菁英與研究人才。以下謹摘述112至113年計畫目標的亮點成果,以呈現本校在跨域學習與教育創新的努力與成就。 (一)、紮根:強化基礎能力課程,聚焦資訊科技與數位素養。113年本校74%的學士班學生有修讀過程式設計課程,113年新增綜觀課程「數位素養導航」吸引200名學生參與,協助學生因應新時代的挑戰。 (二)、探索:推動領域專長制度,設立校院學士等彈性學制。目前本校計有267個領域專長。112學年度約30%的學士班畢業生取得領專證書,其中修讀系外領專比例達14.5%;校學士累計92人修讀,112學年度已產生首位畢業生;院學士計五個學院運行中,累計57人修讀;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學生數達54人,累計共6位畢業生。雙輔制度年均申請逾4,300人次(包含臺灣大學系統跨校雙輔),核准約1,000人。探索學分制度申請數達6,600筆,小田野自主學習計畫與探索學習計畫參與人數持續增長,展現跨領域學習趨勢。 (三)、實踐:本校持續增加學生海外學習及產業實習的機會,並建設國際化校園環境。在國際交流方面,交換生人數持續增加,112-1至113-1共計1,323人參與。拓展多元海外學習模式,國際引水人計畫送出68名學生至14國29機構實習,推動SDGs實踐。英語授課課程增至1,905門,占比13.92%,協助學生增長國際競爭力。產業實習方面,推出多門職涯探索課程,完課人次476人;臺灣引路人計畫與逾70家企業合作,媒合327名學生實習。另設學士榮譽學程,目前27個學程累計51名學生取得學程證書。 第二階段高教深耕計畫,本校將在既有的「固本深化、跨域創新、多元探索、自主學習」學習架構下,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使學生能自主學習,並著重與高中端及產業的連結。總目標為培育「開創性領導人才」,並持續邁進國際頂尖大學。本計畫書以下述五大面向,論述本校推動教務精進與校務發展之規劃。 以培育基礎能力、跨領域、自主學習、國際移動、問題解決及社會實踐為目標,導入新理念與新制度,負起引領學生適性探索學習以實踐自我之大學責任。

(一) 厚植基礎能力:培養學生溝通表達能力、人文與數位素養,從基礎語文課到各類表達系列課程持續強化,提升學生面對VUCA時代所需知識、技能與批判性思維。畢業生問卷將以博才 (Versatilist) 為主軸,檢視本校人才培育的成果。 (二) 推行跨域學制:以領域專長為基石,精進校、院學士等創新學習機制。預期至116學年度提供275個領域專長,114至116年校學士累計核准修讀名額為180個,院學士增加至6個,院學士累計開放420個名額;近四成畢業生完成跨域學程(含輔系、雙主修、學分學程、校院學士等)。 (三) 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持續推動自主學習,充實數位教學及學習資源,推動小田野及探索學習計畫,鼓勵更多學生勇敢嘗試。預計至116年小田野計畫參與案數累計達90件以上,探索學習計畫達180人次。 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本校)在107至111年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期間,以「固本深化,跨域創新」之新的學習架構為總目標,建立跨域學習制度,擴展多元入學管道,並鏈結國際。並藉由本計畫經費挹注,達成本校為國家培養領導菁英與知識研究人才之使命。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之亮點摘述如下: 教與學以學生為本。並為深化學生學習成效,既強化學生跨域學習,啟動實作與數位教學等創新教學模式。重要成果摘錄如次: (一) 鼓勵參與研究,實作學習,創造新知: 110學年學士班學生共計4,327人次修讀學士論文或專題研究課程;2019-2022年學生通過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皆在200件以上,申請通過比例達62%,佔公立大學通過的12.48%。2022年本校學生計獲31個研究創作獎,成績亮眼。並針對拔尖學生,設置「學士榮譽學程」,鼓勵學習者及早從事研究。目前已有19 個學系開設學士榮譽學程。

(二) 固本深化,跨域創新:開設領域專長,設立彈性學機制。截至110學年度止,本校計通過院系所提230個領域專長。校學士學位於111學年度啟動,計有13人申請,1人錄取雙主修,6人錄取校學士修業資格。並成立學習規劃辦公室,引導學生進行修課規劃。新設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第一年(111學年度),計有40人申請,錄取15位。亦加強雙輔機制,111學年度共2,808人申請,核准950人,其中臺灣大學系統跨校雙輔111學年度共185人申請,核准86人。 (三) 證據為本,教學精進:以學習能力調查資料為本,提供適當的探索學習制度,並建置NTU aCARE學習預警暨輔導追蹤系統,協助學習者提升學習成效,導師使用經驗調查顯示89%受訪者認為系統幫助其更有效率完成輔導工作;81%受訪者認為系統有助於其解決學生的問題。另針對新生、在學生、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並據以提出教務政策,目前已完成108-110 學年度本校新生樣貌的成果報告。 Google表單連結 (開放時間114/7/9 至114/9/19 下午5時止) 電話:02-23123456 #62191、62192、88021-88027 (22、26 除外) No. 1, Sec.

4, Roosevelt Road, Taipei, 10617 Taiwan (ROC) 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本校)在107至111年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期間,以「固本深化,跨域創新」之新的學習架構為總目標,建立跨域學習制度,擴展多元入學管道,並鏈結國際。並藉由本計畫經費挹注,達成本校為國家培養領導菁英與知識研究人才之使命。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之亮點摘述如下: 教與學以學生為本。並為深化學生學習成效,既強化學生跨域學習,啟動實作與數位教學等創新教學模式。重要成果摘錄如次: 110學年學士班學生共計4,327人次修讀學士論文或專題研究課程;2019-2022年學生通過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皆在200件以上,申請通過比例達62%,佔公立大學通過的48%。2022年本校 學生計獲31個研究創作獎,成績亮眼。並針對拔尖學生,設置「學士榮譽學程」,鼓勵學習者及 早從事研究。目前已有19 個學系開設學士榮譽學程。 開設領域專長,設立彈性學機制。截至110學年度止,本校計通過院系所提230個領域專長。校學士學位於111學年度啟動,計有13人申請,1人錄取雙主修,6人錄取校學士修業資格。並成立學習規劃辦公室,引導學生進行修課規劃。新設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第一年(111學年度),計有40人申請,錄取15位。亦加強雙輔機制,111學年度共2,808人申請,核准950人,其中臺灣大學系統跨校雙輔111學年度共185人申請,核准86人。 以學習能力調查資料為本,提供適當的探索學習制度,並建置NTU aCARE學習預警暨輔導追蹤系統,協助學習者提升學習成效,導師使用經驗調查顯示89%受訪者認為系統幫助其更有效率完成輔導工作;81%受訪者認為系統有助於其解決學生的問題。另針對新生、在學生、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並據以提出教務政策,目前已完成108-110 學年度本校新生樣貌的成果報告。

People Also Search

活動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10010224141918932346 你第一次意識到「人生的選擇」,是在什麼年紀呢? 在選擇的路上,或許迷惘,或許跌撞,但也正是在這些嘗試中,未來的方向一點一滴浮現。 由《少年報導者》策劃的《我的14歲》專欄,持續記錄各領域人物的成長故事,呈現青春時期的多元路徑與選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近年推動「探索學習計畫」,提供學生不需休學、仍保有在學身分的「空檔年」(Gap Year) 學習選擇,打破傳統學習邊界,激發學生發掘自身熱情與潛能。... 校訊1659期 臺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於開學前在水源校區舉辦迎新活動,迎接第四屆新生。活動以「我在哪裡 × 我來到哪裡」與「設計思考初體驗

活動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10010224141918932346 你第一次意識到「人生的選擇」,是在什麼年紀呢? 在選擇的路上,或許迷惘,或許跌撞,但也正是在這些嘗試中,未來的方向一點一滴浮現。 由《少年報導者》策劃的《我的14歲》專欄,持續記錄各領域人物的成長故事,呈現青春時期的多元路徑與選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近年推動「探索學習計畫」,提供學生不需休學、仍保有在學身分的「空檔年」(Gap Year) 學習選擇,打破傳統學習邊界,激發學生發掘自身熱情與潛能。... 校訊1659期 臺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於開學前在水源校區舉辦迎新活動,迎接第四屆新生。活動以「我在哪裡 × 我來到哪裡」與「設計思考初體驗 × 支援社群啟動」為主軸,不僅讓同學熟悉環境、彼此認識,更引導他們理解跨域學習所需的心態與行動轉變。 一早,師生圍坐成圈,學程主任張...

第二階段計畫將進一步強化跨域學習制度,擴展學習場域至海外及產業,提供更多國際交流與實作機會,促進自主學習與產學連結。同時,持續推動多元入學、學生輔導及資源共享,致力於培育國家所需的領導菁英與研究人才。以下謹摘述112至113年計畫目標的亮點成果,以呈現本校在跨域學習與教育創新的努力與成就。 (一)、紮根:強化基礎能力課程,聚焦資訊科技與數位素養。113年本校74%的學士班學生有修讀過程式設計課程,113年新增綜觀課程「數位素養導航」吸引200名學生參與,協助學生因應新時代的挑戰。 (二)、探索:推動領域專長制度,設立校院學士等彈性學制。目前本校計有267個領域專長。112學年度約30%的學士班畢業生取得領專證書,其中修讀系外領專比例達14.5%;校學士累計92人修讀,112學年度已產生首位畢業生;院學士計五個學院運行中,累計57人修讀;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學生數達54人,累計共6位畢業生。雙輔制度年均申請逾4,300人次(包含臺灣大學系統跨校雙輔),核准約1,000人。探索學分制度申請數達6,600筆,小田野自主學習計畫與探索學習計畫參與人數持續增長,展現跨領域學習趨勢。 (三)、實踐:本校持續增加學生海外學習及產業實習的機會,並建設國際化校園環境。在國際交流方面,交換生人數持續增加,112-1至113-1共計1,323人參與。拓展多元海外學習模式,國際引水人計畫送出68名學生至14國29機構實習,推動SDGs實踐。英語授課課程增至1,905門,占比13.92%,協助學生增長國際競爭力。產業實習方面,推出多門職涯探索課程,完課人次476人;臺灣引路人計畫與逾70家企業合作,媒合327名學生實習。另設學士榮譽學程,目前27個學程累計51名學生取得學程證書。 第二階段高教深耕計畫,本校將在既有的「固本深化、跨域創新、多元探索、自主學習」學習架構下,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使學生能自主學習,並著重與高中端及產業的連結。總目標為培育「開創性領導人才」,並持續邁進國際頂尖大學。本計畫書以下述五大面向,論述本校推動教務精進與校務發展之規劃。 以培育基礎能力、跨領域、自主學習、國際移動、問題解決及社會實踐為目標,導入新理念與新制度,負起引領學生適性探索學習以實踐自我之大學責任。

第二階段計畫將進一步強化跨域學習制度,擴展學習場域至海外及產業,提供更多國際交流與實作機會,促進自主學習與產學連結。同時,持續推動多元入學、學生輔導及資源共享,致力於培育國家所需的領導菁英與研究人才。以下謹摘述112至113年計畫目標的亮點成果,以呈現本校在跨域學習與教育創新的努力與成就。 (一)、紮根:強化基礎能力課程,聚焦資訊科技與數位素養。113年本校74%的學士班學生有修讀過程式設計課程,113年新增綜觀課程「數位素養導航」吸引200名學生參與,協助學生因應新時代的挑戰。 (二)、探索:推動領域專長制度,設立校院學士等彈性學制。目前本校計有267個領域專長。112學年度約30%的學士班畢業生取得領專證書,其中修讀系外領專比例達14.5%;校學士累計92人修讀,112學年度已產生首位畢業生;院學士計五個學院運行中,累計57人修讀;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學生數達54人,累計共6位畢業生。...

(一) 厚植基礎能力:培養學生溝通表達能力、人文與數位素養,從基礎語文課到各類表達系列課程持續強化,提升學生面對VUCA時代所需知識、技能與批判性思維。畢業生問卷將以博才 (Versatilist) 為主軸,檢視本校人才培育的成果。 (二) 推行跨域學制:以領域專長為基石,精進校、院學士等創新學習機制。預期至116學年度提供275個領域專長,114至116年校學士累計核准修讀名額為180個,院學士增加至6個,院學士累計開放420個名額;近四成畢業生完成跨域學程(含輔系、雙主修、學分學程、校院學士等)。 (三) 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持續推動自主學習,充實數位教學及學習資源,推動小田野及探索學習計畫,鼓勵更多學生勇敢嘗試。預計至116年小田野計畫參與案數累計達90件以上,探索學習計畫達180人次。 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本校)在107至111年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期間,以「固本深化,跨域創新」之新的學習架構為總目標,建立跨域學習制度,擴展多元入學管道,並鏈結國際。並藉由本計畫經費挹注,達成本校為國家培養領導菁英與知識研究人才之使命。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之亮點摘述如下: 教與學以學生為本。並為深化學生學習成效,既強化學生跨域學習,啟動實作與數位教學等創新教學模式。重要成果摘錄如次:

(一) 厚植基礎能力:培養學生溝通表達能力、人文與數位素養,從基礎語文課到各類表達系列課程持續強化,提升學生面對VUCA時代所需知識、技能與批判性思維。畢業生問卷將以博才 (Versatilist) 為主軸,檢視本校人才培育的成果。 (二) 推行跨域學制:以領域專長為基石,精進校、院學士等創新學習機制。預期至116學年度提供275個領域專長,114至116年校學士累計核准修讀名額為180個,院學士增加至6個,院學士累計開放420個名額;近四成畢業生完成跨域學程(含輔系、雙主修、學分學程、校院學士等)。 (三) 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持續推動自主學習,充實數位教學及學習資源,推動小田野及探索學習計畫,鼓勵更多學生勇敢嘗試。預計至116年小田野計畫參與案數累計達90件以上,探索學習計畫達180人次。 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本校)在107至111年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期間,以「固本深化,跨域創新」之新...

(二) 固本深化,跨域創新:開設領域專長,設立彈性學機制。截至110學年度止,本校計通過院系所提230個領域專長。校學士學位於111學年度啟動,計有13人申請,1人錄取雙主修,6人錄取校學士修業資格。並成立學習規劃辦公室,引導學生進行修課規劃。新設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第一年(111學年度),計有40人申請,錄取15位。亦加強雙輔機制,111學年度共2,808人申請,核准950人,其中臺灣大學系統跨校雙輔111學年度共185人申請,核准86人。 (三) 證據為本,教學精進:以學習能力調查資料為本,提供適當的探索學習制度,並建置NTU ACARE學習預警暨輔導追蹤系統,協助學習者提升學習成效,導師使用經驗調查顯示89%受訪者認為系統幫助其更有效率完成輔導工作;81%受訪者認為系統有助於其解決學生的問題。另針對新生、在學生、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並據以提出教務政策,目前已完成108-110 學年度本校新生樣貌的成果報告。 Google表單連結 (開放時間114/7/9 至114/9/19 下午5時止)

(二) 固本深化,跨域創新:開設領域專長,設立彈性學機制。截至110學年度止,本校計通過院系所提230個領域專長。校學士學位於111學年度啟動,計有13人申請,1人錄取雙主修,6人錄取校學士修業資格。並成立學習規劃辦公室,引導學生進行修課規劃。新設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第一年(111學年度),計有40人申請,錄取15位。亦加強雙輔機制,111學年度共2,808人申請,核准950人,其中臺灣大學系統跨校雙輔111學年度共185人申請,核准86人。 (三) 證據為本,教學精進:以學習能力調查資料為本,提供適當的探索學習制度,並建置NTU aCARE學習預警暨輔導追蹤系統,協助學習者提升學習成效,導師使用經驗調查顯示89%受訪者認為系統幫助其更有效率完成輔導工作;81%受訪者認為系統有助於其解決學生的問題。另針對新生、在學生、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並據以提出教務政策,目前已完成108-110 學年...

4, Roosevelt Road, Taipei, 10617 Taiwan (ROC) 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本校)在107至111年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期間,以「固本深化,跨域創新」之新的學習架構為總目標,建立跨域學習制度,擴展多元入學管道,並鏈結國際。並藉由本計畫經費挹注,達成本校為國家培養領導菁英與知識研究人才之使命。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之亮點摘述如下: 教與學以學生為本。並為深化學生學習成效,既強化學生跨域學習,啟動實作與數位教學等創新教學模式。重要成果摘錄如次: 110學年學士班學生共計4,327人次修讀學士論文或專題研究課程;2019-2022年學生通過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皆在200件以上,申請通過比例達62%,佔公立大學通過的48%。2022年本校

4, Roosevelt Road, Taipei, 10617 Taiwan (ROC) 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本校)在107至111年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期間,以「固本深化,跨域創新」之新的學習架構為總目標,建立跨域學習制度,擴展多元入學管道,並鏈結國際。並藉由本計畫經費挹注,達成本校為國家培養領導菁英與知識研究人才之使命。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之亮點摘述如下: 教與學以學生為本。並為深化學生學習成效,既強化學生跨域學習,啟動實作與數位教學等創新教學模式。重要成果摘錄如次: 110學年學士班學生共計4,327人次修讀學士論文或專題研究課程;2019-2022年學生通過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皆在200件以上,申請通過比例達62%,佔公立大學通過的48%。2022年本校 學生計獲31個研究創作獎,成績亮眼。並針對拔尖學生,設置「學士榮譽學程」,鼓勵學習者及 早從事研究。目前已有19 個學系開設學...